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火热进行,这场汇聚全球创新成果的盛会吸引了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4100余家境外企业齐聚一堂,参展企业数量和展览面积均创下历史新高。在这场科技盛宴中,461项代表未来产业方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集中亮相,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成为焦点。
当观众步入展馆,仿佛穿越到未来都市。特斯拉带来的Cybercab无人驾驶电动车颠覆了传统汽车认知,这款没有方向盘和踏板的未来座驾,采用纯视觉方案与端到端神经网络技术,通过8个摄像头实现环境感知。工作人员介绍,车辆配备的无线充电系统和自动清洁机械臂,为商业化运营做好了技术储备,预计2026年二季度启动量产。
在低空经济展区,多家企业展示了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的创新成果。天翎科带来的INFLYNC L600"空中专车"尤为引人注目,这款翼展13.5米的全尺寸倾转涵道翼飞行器,最大载重620公斤,航程可达600公里。其独特的涵道风扇设计不仅降低了噪音,更提升了飞行安全性,可应用于商务出行、医疗救援等多个场景。
上海沃兰特航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VE25-100"天行"全尺寸商载客运eVTOL同样吸引眼球。这款采用8个升力螺旋桨加3个推力螺旋桨设计的飞行器,安全性较传统直升机大幅提升,无需专用跑道即可在城市高楼间起降。研发工程师表示,这种立体交通解决方案将重塑城市空间布局,使跨城通勤变为现实。
人形机器人展区则展现了机械生命的无限可能。中兵智能创新研究院的"伏羲"机器人正在演示防暴场景,这款新品在负载能力和关节自由度上实现突破,手部采用类肌肉牵引机构,可完成复杂精细操作。工程师透露,通过提升仿生设计水平,机器人已能承担工业安防、巡逻巡检等多样化任务。
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天行者2号"平台,凭借15公斤负载能力和全栈自研技术成为焦点。该机器人在运动控制算法和智能交互方面实现迭代升级,未来将重点服务教育科研、智慧工厂和康养领域。工作人员演示了机器人协助半失能老人运动的场景,其多模态交互系统可实现自然对话与情感陪伴。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提出,当机器人能在完全陌生环境中完成80%的任务指令时,就意味着具身智能迎来"ChatGPT时刻"。他预测,未来两年内若有企业实现这一目标,必将引领全球AI发展潮流。
在智慧物流展区,西井科技Q-Truck全时无人驾驶新能源重卡展现了自动化运输的魅力。这款去驾驶室设计的重卡,通过新一代融合感知架构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可满足港口、矿区等多种货运场景需求。其智能计算单元与感知设备的集成设计,代表了新能源商用车的发展方向。
从三维立体的城市交通,到能歌善舞的机械伙伴,再到自主运行的智能座驾,进博会上的这些创新成果正在勾勒未来生活的真实图景。当科技突破想象边界,人类正站在智能社会的门槛上,见证着历史性的变革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