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雷军连发微博回应争议:小米汽车安全理念从未动摇,设计安全可兼得?

   时间:2025-11-17 17:16:3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在社交平台连续发布多条动态,就小米汽车安全设计理念作出详细说明。他通过回顾过往言论、展示研发数据等方式,回应外界关于“小米汽车重外观轻安全”的争议,强调安全始终是产品研发的核心标准。

事件起因源于部分网友对雷军过往采访言论的解读。雷军在澄清中表示,自己曾提到“车辆设计需兼顾美观与实用性”,但这一观点被部分人曲解为“外观优先于安全”。他公开了2023年至2024年间发布的四则微博截图,内容涉及小米汽车研发阶段的安全标准制定过程。其中2023年12月28日的动态显示,小米SU7采用钢铝混合车身结构,高强度钢材与铝合金占比超90%,关键部位最高强度达2000MPa,整车扭转刚度达到51000Nm/deg。2024年1月3日的微博则明确提出“安全高于一切”的研发原则,涵盖被动安全、主动安全、电池安全及隐私安全四大维度。

针对网络争议,雷军直言:“部分言论存在断章取义现象。”他特别指出,这些技术细节均在SU7正式发布前公开,证明安全理念贯穿研发全程。此前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雷军曾呼吁行业抵制网络水军与黑公关,强调“以安全为基础、质量为根本”的发展准则。这一表态与当前澄清形成呼应,凸显其对产业生态净化的持续关注。

市场观察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激烈,技术参数与舆论风向往往相互交织。雷军此次主动回应,既是对消费者关切的直接反馈,也是企业应对网络舆情的典型案例。数据显示,小米SU7上市后累计交付量已突破10万台,其安全性能通过多项国际认证,但公众认知仍需时间沉淀。

业内专家认为,汽车安全涉及结构设计、材料应用、智能算法等复杂系统,难以通过单一指标衡量。消费者选购时既关注碰撞测试成绩,也会考察主动安全配置与数据隐私保护措施。雷军强调的“四重安全保障”,实际上覆盖了从物理防护到数字安全的完整链条,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这场舆论风波折射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特殊生态:技术迭代加速与信息传播碎片化并存,企业需在创新突破与风险管控间寻找平衡。对于消费者而言,真实路况下的安全表现,终将是检验产品竞争力的核心标准。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