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拉开帷幕,本届峰会聚焦“共筑开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核心主题,吸引了全球互联网领域的目光。
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在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时指出,当前社会化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已成为制约社会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因素。过高的物流成本不仅蚕食了企业利润,还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导致社会资源无法实现最优配置。
“如果能够将中国社会化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降至6%,按照去年的经济数据计算,企业全年净利润将增加数万亿元。”刘强东通过具体数据说明,物流成本的降低将直接推动企业利润增长,进而促进技术创新和人才竞争。企业利润增加后,会投入更多资源用于技术研发,同时为了吸引优秀人才,会提高员工收入和福利待遇,形成消费信心提升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对于未来物流成本的发展趋势,刘强东表现出强烈信心。他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社会化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有望在五年内降至10%以内。“这种进步幅度可能超过过去十年甚至十五年的总和。”他特别提到,京东在北京建设的分拣中心已实现90%的工作由机器人完成,预计明年4月将在全球建成首个全无人配送站。
据刘强东介绍,这个全无人配送站采用圆柱形建筑设计,顶部设有无人机起降平台,底部配备无人电动小车,内部通过机械臂完成货物装载。整个配送过程实现全自动化,从无人机到无人车的货物转运均由机器人操作完成。
针对“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刘强东提出了创新解决方案。他指出,当前中国智能门锁普及率已达50%,预计五年内将超过90%。届时,机器人可通过用户授权的方式安全进入家中完成配送。“技术发展不会导致就业问题,反而会创造更多新的工作机会。”他强调,社会不应过度担忧技术进步带来的影响,因为技术发展始终与人类需求同步,未来生活将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