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八届进博会的宝洁展区,吉列与博朗的剃须产品整齐陈列,但真正吸引目光的并非这些实物,而是一套独特的“总裁洞察体系”。这套体系融合了实地调研、社交平台数据以及跨代际的文化理解,成为宝洁大中华区男士理容品类总裁欧德睿解读中国市场的核心工具。他直言:“在全球竞争最激烈的中国市场,听懂男性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是产品成功的关键。”
欧德睿将“消费者即老板”的理念贯穿于业务全链条。为了捕捉男性剃须时的痛点,他和团队采用近乎人类学研究的方式:走进消费者家中,观察他们使用产品的场景,记录剃须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我们会邀请用户到研发实验室,用最新原型机进行测试,直接获取反馈。”这种“泡在用户中”的调研模式,确保产品创新始终围绕真实需求展开。同时,团队还通过市场数据、产品评价和客服反馈构建系统化洞察,并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处理海量信息,以更精准地识别消费者偏好。
除了团队方法论,欧德睿个人也开展了一场“数字化田野调查”。他注册了抖音和小红书账号,通过截图翻译的方式,直接观察中国男性在社交平台上的讨论内容、品牌偏好和消费行为。与此同时,他坚持线下走访,从街边小店到大型商超,记录消费者的购买选择和场景互动。更有趣的是,他8岁的女儿成了他的“文化顾问”——在逛商场时,女儿会解释泡泡玛特等本土品牌的流行逻辑,帮助他理解年轻一代的情感连接方式。
这种深度洞察直接推动了产品创新。欧德睿提到,针对中国消费者“精致懒”的趋势,宝洁从功能、易用性和耐用性三个维度优化产品:例如实现“一剃即净”的功能升级、开发一键清洗技术简化维护流程,以及提供多年质保甚至终身保修服务。这些设计精准回应了消费者对效率与品质的双重期待。
中国市场的创新速度也令欧德睿自豪。他强调,宝洁在北京、广州和上海建立的本土生态系统——包括创新中心、采购中心和生产基地——与全球网络高效联动,使技术转化周期大幅缩短。例如,中国团队首创的剃须刀立式底座设计,因解决卫生和刀头磨损问题,被纳入吉列全球产品线;针对直播电商开发的易开箱包装,也成为全球标杆。这些案例证明,本土洞察不仅能快速落地,还能反向影响全球战略。
在渠道策略上,欧德睿认为线上与线下并非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协同。他以吉列和博朗为例:前者适合即时购买,后者需要专业体验,因此线下渠道仍是引发冲动消费和建立品牌信任的关键。同时,团队会根据不同平台的特性调整资源投入——例如优化直播电商的包装设计,或加强社交媒体的传播力度。“消费者的购买路径是碎片化的,我们必须确保每个触点都提供无缝体验。”他解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