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合作分论坛期间,总台央视记者与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这场交流中,王兴兴分享了其科技创新梦想从萌芽到逐步实现的历程,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近日,一则关于王兴兴硕士论文的“考古”话题登上热搜。网友发现,早在2016年,其论文中就已呈现出宇树机器狗的早期设计思路,这一发现让公众对他在技术趋势预判上的敏锐洞察力赞叹不已。面对舆论热议,王兴兴首次公开回应了这段往事。
“机器狗的构想其实始于2013年。”王兴兴透露,当时他不仅形成了完整方案,甚至产生过辍学创业的念头。但由于缺乏实际成果支撑,这一想法仅停留在设想阶段。直到后续通过实践将方案落地,公司才逐步推进业务发展。“2014年、2015年,我们就已经规划好了四足机器人领域的部分业务方向,并陆续实现了这些目标。”他补充道,早在2009年,自己就曾尝试制作小型人形机器人,但受限于技术条件,产品既无法商业化也缺乏实用价值,因此公司长期未涉足该领域。直到近年来AI技术与大模型取得突破性进展,才为人形机器人发展开辟了新空间,行业由此进入快速发展期。
当被问及对技术创业者的建议时,王兴兴指出,科技领域具有前瞻性特点,创业者需具备对未来方向的预判能力。“只要方向正确,成功是必然的。”他同时提醒,由于领域超前,初期起步可能面临较大困难,但这也意味着竞争壁垒较高,“别人难以进入时,反而可能形成独家优势,厚积薄发的潜力巨大。”
他进一步表示,当前时代对怀揣科技梦想的年轻人极为友好。“以我们2016年创业为例,当时公司估值和行业关注度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至少相差数十倍甚至上百倍。”他认为,尽管现在挑战更大,但机遇也更多,“每个人都能找到实现梦想的切入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