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起源旗下备受瞩目的新格伦火箭,即将迎来第二次试飞任务。此前,原定于11月9日的发射因天气原因被迫推迟,不过后续将择机重新开启征程。此次发射承载着NASA ESCAPADE火星探测任务的重要使命,不仅是新格伦火箭验证自身可靠性的关键节点,更开创了行星探测“发射后待命”的全新模式。
新格伦火箭NG - 2任务的核心载荷,是由Rocket Lab打造的“蓝色”与“金色”双子探测器,它们共同服务于NASA“逃逸与等离子体加速动力学探测器”(ESCAPADE)任务。这两台探测器总重量略超1吨,看似小巧,却肩负着解开火星大气演化之谜的重大使命。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数十亿年前,火星曾拥有温暖湿润的环境,厚厚的大气层足以支撑液态水的存在。然而如今,这颗红色星球却变成了干旱的荒漠,大气层稀薄,星体表面气压仅为地球表面的0.8%,这表明火星的大气基本上都逃逸掉了。目前普遍认为,是太阳风将失去火星磁层保护的大气吹跑了,但这一过程的具体动力学机制始终缺乏立体观测数据。
美国宇航局ESCAPADE任务的突破之处在于,两台探测器将分别从不同轨道位置同步开展观测。其中一台聚焦火星高纬度区域,另一台覆盖中低纬度。通过这种时空协同的数据采集方式,首次实现对火星磁层、等离子体环境与大气逃逸过程的立体解析,为“火星如何失去大气层”这一问题提供最直接的科学证据。
从成本维度来看,ESCAPADE任务堪称NASA低成本探索的典范。整个任务总成本不足8000万美元(约合5.7亿元人民币),仅为传统火星任务(如MAVEN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探测器)经费的十分之一,更远低于耗资25亿美元的“好奇号”火星车。这种成本控制并非简单“缩减开支”,而是通过技术简化、商业合作与创新轨道设计实现的系统性优化。例如采用改进型商业级电子元件、取消部分冗余备份系统,并借助新格伦火箭的剩余运力降低发射成本。NASA为此次发射仅向蓝色起源支付2000万美元(约合1.42亿元人民币),相比专属发射服务节省了数千万美元,不过也承担了新火箭技术不成熟的风险。
对于新格伦火箭而言,此次任务是其首飞后至关重要的“补考”。2025年初,新格伦火箭首次成功发射,但一级回收任务却以失败告终。新格伦火箭由贝索斯主导研发,旨在追赶SpaceX星舰,成为一款重型运载火箭。此次NG - 2任务,蓝色起源不仅要确保探测器精准进入预定轨道,更要再次尝试一级助推器的海上回收。助推器将在分离后自主飞行,最终降落在停泊于大西洋的“杰克林号”无人回收船上。
从技术参数来看,新格伦火箭具备强大的实力。其箭体高度约98米(相当于30层楼),起飞质量达1400 - 1500吨,一级配备7台BE - 4液氧甲烷发动机,总推力近390万磅(约1750吨),近地轨道运力达45 - 50吨,相当于SpaceX猎鹰9火箭的2.5倍,与马斯克的重型猎鹰火箭形成对比。
值得注意的是,BE - 4发动机同时也是联合发射联盟“火神”火箭的动力核心,其可靠性直接影响美国两款新一代重型火箭的进度。而且,这次发射的情况还将影响后续“蓝月亮”登月舱的演示飞行计划。“蓝月亮”是蓝色起源竞争NASA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任务的核心装备,将与SpaceX星舰展开直接竞争。
ESCAPADE任务最具颠覆性的设计,在于其“发射后不直奔火星”的轨道策略。按照原计划,探测器本应在2024年末的火星发射窗口升空,但受新格伦火箭研发延迟、任务规划调整等因素影响,错过了最佳时机。若遵循传统模式,任务需推迟至2026年末(下一个火星探测器发射窗口期),这将导致前期投入的研发成本“沉没”。
为此,工程团队创新提出了“拉格朗日L2点待命”方案。探测器在发射后先前往距地球150万公里的L2点,停留一年至2026年11月,待地球与火星达到最佳相对位置后,再启程奔赴火星。这一方案的可行性源于L2点独特的引力特性,作为太阳与地球引力的平衡点,物体在此处只需少量燃料即可维持稳定轨道,无需持续消耗推进剂。
对于ESCAPADE任务来说,L2点具有三大优势。其一,辐射环境友好,远离地球辐射带,可减少宇宙射线对探测器电子元件的损伤;其二,通信便利,L2点与地球的距离远小于火星,任务团队可实时监测探测器状态,甚至进行软件更新与故障修复;其三,燃料经济性,进入与离开L2点的“晕轨道”(一种围绕L2点的豆形轨道)所需速度增量极小,能最大限度节省探测器燃料,保障后续火星转移阶段的需求。
这两颗火星探测器的发射执行流程将分为三步。第一步,新格伦火箭将探测器送入地球逃逸轨道;第二步,探测器自主点火前往L2点,进入晕轨道待命;第三步,2026年11月借助地球“引力弹弓”效应助推,加速并调整轨迹,帮助探测器在2027年9月抵达火星轨道。这种模式彻底打破了“发射窗口不可违逆”的传统认知,使得任务可在一年中的任何时间发射,大幅提升了规划灵活性。
然而,这种创新性发射方式背后,也暗藏着低成本探索的固有风险。最核心的挑战是“长期太空暴露”带来的部件退化问题。在L2点待命的一年中,探测器的太阳能电池板会因微陨石撞击、紫外线照射导致发电效率下降;反应轮轴承会因持续运转产生磨损;电子元件则面临宇宙射线的累积辐射损伤。这些问题在传统任务中可通过“缩短飞行时间”规避,但在此次任务中成为必须接受的代价。
与此同时,国际上还有其他一些值得关注的消息。德国防军司令称已做好与俄开战准备,相关计划已制定,北约将部署80万军队,这一情况或促使三战爆发。巴西一地突遭超级龙卷风袭击,一座城市被横扫,死伤人数超过750人。另外,“哪吒”上航母了,福建舰上的空警 - 600小名叫“哪吒”,“三头六臂”和多件法宝全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