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智能化浪潮中,电子电气架构(EEA)正经历从分布式向中央计算的深刻变革。这一进程不仅重塑了整车功能实现方式,更推动芯片架构从被动适配转向主动定义整车能力边界。黑芝麻智能推出的武当C1200家族芯片,凭借其突破性的跨域融合设计,成为破解中央计算落地难题的关键技术载体,标志着中国芯片企业在汽车智能核心领域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

传统汽车电子架构的演进轨迹清晰可见:EEA 1.0时代,每个功能对应独立ECU与专用芯片,导致系统割裂、硬件冗余与升级困难;EEA 2.0通过域控制器实现功能聚合,但域间通信延迟与算力调度僵化问题依然突出。实测数据显示,典型域控制器间数据交换延迟超过5ms,跨域算力利用率不足40%,安全设计则面临成本与可靠性的两难抉择。这些痛点表明,单纯的功能整合已无法满足L2+及以上自动驾驶对算力动态分配、安全隔离与低延迟通信的严苛需求。
武当C1200家族的突破性在于重构芯片底层架构。基于7nm车规级制程,该芯片集成CPU、GPU、NPU、ISP等八大核心模块,首次实现座舱、辅助驾驶、车身控制与网关四域融合。其170K+ DMIPS的CPU算力领先市场主流产品74%,GPU支持8+1 G78AE核心,可提供超过500GFLOPs的FP32算力,NPU则原生支持Transformer模型,满足BEV、DETR等主流算法需求。更关键的是,通过高速片上总线与分布式Message Box设计,跨域数据通信延迟从传统方案的10毫秒级降至微秒级,为舱驾联动、DMS紧急响应等场景提供实时性保障。
安全设计方面,C1200家族采用双安全岛架构:功能安全岛搭载双核锁步的Cortex R5核心,配合独立仪表盘通路与硬件隔离MCU,满足ASIL-D级安全要求;信息安全岛集成EVITA Full标准硬件安全模块,支持国密算法与主动屏蔽层,可抵御总线劫持等攻击。这种"安全原生"设计使芯片无需外挂独立安全模块,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系统可靠性。实测表明,该架构使座舱娱乐系统与辅助驾驶规控业务的隔离度达到99.99%,确保关键功能不受干扰。

针对不同市场定位,C1200家族推出差异化产品矩阵。C1236作为国内首款单芯片NOA行泊一体方案,集成2.4G像素/秒处理能力的ISP,支持12路摄像头接入,以高性价比推动L2+辅助驾驶普及;C1296则面向高端市场,配备万兆级网关交换模块与多屏显示接口,可驱动5块显示屏并支持4K@60fps视频编解码,满足舱驾一体、电子后视镜等复杂场景需求。这种灵活的产品策略使车企能够基于同一架构覆盖10万至30万元级车型,显著降低研发与制造成本。
生态构建是C1200家族落地的关键。芯片支持QNX、Linux、Android等多操作系统,通过硬隔离与Hypervisor技术实现实时性与交互体验的平衡。自研的山海开发工具链提供从模型量化到部署的全流程支持,内置的深度学习参考模型库可加速Transformer等主流算法迁移。在产业协作方面,C1200家族已完成与普华基础软件AUTOSAR体系的适配,联合均联智及推出的CoreFusion舱驾一体平台,为开发者提供标准化软件底座,大幅简化多域应用开发流程。
量产实践印证了C1200家族的产业价值。国内多家车企已基于该芯片打造新一代智能车控平台,实现辅助驾驶、整车控制与数据交换的深度融合。安波福的跨域域控产品、斑马智行的Hypervisor方案等均进入量产验证阶段,推动中央计算架构从高端车型向主流市场渗透。这些合作表明,通过架构创新实现的"功能整合-成本优化-体验跃升"正向循环,正在重塑汽车产业价值链。C1200家族的突破,不仅解决了中央计算落地的技术难题,更将软件定义汽车理念转化为可量产的硬件平台,为中国汽车智能化标准制定提供了核心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