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智能眼镜赛道激战正酣:Rokid领跑,多方入局共绘新蓝图

   时间:2025-11-17 14:50:33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智能眼镜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随着新品发布与“双11”购物节的双重推动,这一赛道愈发火热。近日,Rokid与知名眼镜品牌BOLON的跨界合作发布会吸引了众多目光,Rokid创始人祝铭明在会上分享了“双11”期间的亮眼成绩,不仅彰显了市场对Rokid的认可,也反映出消费者对智能眼镜需求的急剧增长。

在“双11”期间,Rokid智能眼镜表现抢眼,一举夺得该品类全网销量冠军。据祝铭明透露,Rokid在京东平台的销量同比激增10倍,全平台整体增长高达800%,销售额更是突破了5000万元大关。尽管Rokid已成立11年,但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这个品牌仍显陌生。然而,正是这家“初创公司”凭借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和坚定投入,在智能眼镜领域崭露头角。

祝铭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坚信AI时代的终端必将是眼镜。他以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演变为例,强调每一代计算革命都有一个标志性终端,而AI眼镜正是承接下一个计算时代的理想选择。他进一步指出,Rokid智能眼镜的用户日均佩戴时长超过8小时,累计交互次数已突破1500万次,且用户黏性远超传统智能穿戴设备,这充分证明了智能眼镜市场的巨大潜力。

值得关注的是,智能眼镜的用户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早期,泛科技从业者占智能眼镜用户的比例接近50%,而如今,这一比例已大幅下降。以Rokid产品为例,互联网与科技相关从业者占比仅为16%,而政务、农业、教育、建筑等群体的占比正在上升,最高已接近15%。这一变化表明,智能眼镜正从科技圈层向大众市场快速渗透。

销量增长是市场需求升高的直接反映。今年初,Rokid对全年销量的预判为10万至15万台,然而实际销量远超预期。9月新品发售仅5天销量即破4万台,“双11”期间更是供不应求,供应商不得不开启三班倒模式以提升产能。祝铭明坦言,这次备货失误恰恰说明了智能眼镜市场的需求之旺盛。

在发布会上,除了祝铭明的精彩分享,影视飓风创始人、Rokid品牌代言人潘天鸿和演员、BOLON品牌代言人林一的亮相也引发了现场观众的热烈反响。此次发布会是Rokid与BOLON等多方联动的成果,旨在通过技术与资源的互补,共同推动智能眼镜市场的发展。

祝铭明强调,眼镜的轻便与美观是用户最基本的需求,这也是Rokid选择与BOLON合作的重要原因。双方历经多轮技术与设计磨合,最终在智能科技与佩戴舒适间实现了平衡。新品专为亚洲脸型定制,结合材料减重与变色镜片等设计,让智能眼镜更加贴近大众对普通眼镜的认知与使用习惯。

传统眼镜渠道的加入为智能眼镜带来了触达大众的全新路径。目前,Rokid与BOLON已覆盖千余家线下零售店,这些门店多布局在商圈与社区,核心客群涵盖职场白领、学生等非科技圈层群体。数据显示,部分门店的智能眼镜相关收入占比已过半,技术带来的变量既为传统眼镜渠道注入了新动能,也让智能眼镜真正走出小众、走入生活。

然而,智能眼镜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与Rokid发布会同日,百度正式发布了小度AI眼镜Pro;稍早之前,夸克智能眼镜也宣布即将正式发布,背后是阿里巴巴在AI硬件层面的战略布局。重量级选手的入局让“百镜大战”氛围渐浓,手握生态、资金与供应链整合优势的大厂,正快速补齐“智能”短板,构建多场景的服务闭环。

尽管如此,祝铭明认为当前行业仍处于大厂蛰伏期,这为先行创业公司留下了搭建壁垒的窗口期。他指出,大公司虽拥有生态和资金优势,但智能眼镜尚未成为其核心业务,资源投入与决策响应速度难免受限。而Rokid的优势在于专注,公司自成立以来便聚焦智能眼镜领域,短期内不会缺“弹药”,因此无需担心竞争压力。

据IDC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突破4000万台,其中中国市场份额将稳步提升。关于赛道走向,短期来看,拍照、AI搜索等场景将率先成为智能眼镜的刚需应用;长期来看,智能眼镜有望逐步取代手机成为核心终端。

结合需求和市场走势,Rokid已将明年的出货量目标锁定在百万台以上。祝铭明表示,这一目标是根据今年销量所做的预测,他并不认为这个数字特别激进。他坚信,这个量级未来一定会有公司做到,而他希望Rokid能成为那个领先者。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