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董事长黎辉近日接受独家专访,这位57岁的投资人出身的企业家,以低调务实的风格重新走到台前。自2025年4月出任董事长以来,他正带领这家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开启新篇章。每周保持三四次健身习惯的黎辉,在访谈中多次强调:"真正的竞争力来自系统能力的全面性,任何环节的短板都会成为企业发展的天花板。"
回顾瑞幸的逆袭之路,2020年财务造假风波后的转型被视为关键转折点。当时作为控股股东的大钲资本,通过两次增资稳定了公司治理结构。黎辉透露,团队用两年时间重构了从管理架构到数字化系统的全链条运营体系。"我们拆除了部门间的数据孤岛,现在所有运营数据都实时上传云端,这支撑着2.9万家门店的高效运转。"他举例说明,通过智能排班系统,人力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超过30%。
在门店扩张策略上,瑞幸展现出独特的灵活性。2023年面对市场竞争加剧,管理层果断将年度拓店目标从5000家调整至8000家,最终全年新增门店8200家。这种敏捷决策源于现代治理体系与创业精神的结合——董事会每月深度参与运营会议,黎辉本人曾花三个月走访十多个分公司。"我们既要规范治理,又要保持听到炮声的敏锐度。"这种平衡使瑞幸在2021年就实现运营层面盈亏平衡,2023年更以152.87亿元季度营收超越星巴克中国。
产品创新被视为另一核心引擎。在保持每两周一次联名节奏的同时,瑞幸构建了包含风味拿铁、轻乳茶、果蔬茶在内的多元化矩阵。黎辉特别提到轻乳茶的战略意义:"现制饮品市场是统一的,我们既要守住咖啡基本盘,也要拓展消费场景。"数据显示,非咖啡品类已贡献超过35%的营收,生椰拿铁等爆款持续复购率维持在行业领先水平。
供应链升级正在为全球化布局铺路。针对原料供应,瑞幸启动"原产地计划",在印尼承包岛屿建立椰子供应基地,确保生椰拿铁核心原料的稳定供给。设备国产化进程也在加速,国内厂商正参与定制新一代智能咖啡机。黎辉坦言:"从供应链到门店运营,从产品开发到客户体验,每个环节都要达到世界级水准,这才是真正的护城河。"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位掌舵者展现出清醒认知。当被问及9.9元价格战压力时,他强调:"效率提升带来的成本优势,让我们能在补贴战中保持盈利。但长期竞争不靠价格,而是系统能力的持续进化。"这种理念体现在组织架构上——总部仅2000人却支撑着近30万前端人员的高效协作,数字化系统成为连接各个环节的神经中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