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影视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演员群体的生存困境成为焦点话题。在短视频平台上,一批自称“十八线演员”的创作者通过分享北漂跑组、无戏可拍的日常引发广泛关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长视频平台新增长剧集数量同比减少33部,第三季度再降8部,行业收缩直接导致演员生存空间被压缩。这种结构性矛盾不仅体现在头部与底层演员的资源分配失衡,更暴露出人才培养机制与市场需求的严重脱节。
行业转型期催生出新的破局者。由阿里大文娱更名而来的虎鲸文娱,于近日推出“虎鲸超越班”青年演艺人才培养计划,试图通过系统性改革重构行业生态。该计划打破传统经纪模式,面向在校生、应届毕业生及社会人士招募全职艺人,提供稳定收入保障的同时,构建覆盖戏剧、影视、音乐的多领域培养体系。这种“先保障生存再追求艺术”的创新机制,为经济条件有限但天赋出众的演员开辟了新路径。
演员高茂桐的经历颇具代表性。这位北京电影学院2023届毕业生在求职初期遭遇重创,日均试戏数部却鲜有回音,只能依靠兼职维持生计。两位合租室友甚至因长期无戏可试被迫返乡。转机出现在2024年11月,加入虎鲸文娱后的高茂桐获得稳定工作机会,试戏节奏调整为每次专注一两个项目,得以深入研读剧本、与创作团队深度交流。这种转变使他相继获得《翘楚》等优质项目角色,职业轨迹发生根本性改变。
虎鲸文娱的生态优势构成人才培养的坚实基础。旗下优酷平台2025年前七个月产出多部爆款剧集,《藏海传》以12.4亿次播放量领跑全网,《难哄》《以法之名》等作品播放量均突破7亿次。线下方面,大麦娱乐覆盖演唱会、话剧、音乐剧等40余个细分领域,形成全场景娱乐资源网络。这种线上线下联动的布局,为演员提供了从剧场到荧幕的多元化发展通道,有效破解行业同质化困局。
培养机制的创新体现在个性化挖掘与多栖锻造。考核体系不再单纯追求外形条件,而是深入评估演员的喜剧天赋、角色适配度等特质。仍在校就读的尹文萱通过考核被发现擅长演绎灵动角色,随即被推荐参演《此处通往繁星》中的“小太阳”宋天爽,其表演获得剧组一致好评。这种“以角色找人”的选拔模式,与传统“以人配戏”的逻辑形成鲜明对比,为行业注入新的创作活力。
该计划与虎鲸文娱此前启动的“春苗编剧计划”“海纳国际青年导演发展计划”形成战略协同,构建起覆盖编剧、导演、演员的内容创作核心环节培育体系。集团董事长樊路远强调,人才是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平台将持续投入资源打造专业化培养系统。这种“内容+科技”双轮驱动战略下的人才布局,正在重塑行业生态价值链。
区别于传统经纪公司的短期逐利模式,虎鲸超越班建立起长效培养机制。新人演员不仅能获得持续演出机会,更可在专业领域深度发展。内部项目优先启用训练有素的新人,外部业务需求产生时快速输送人才,形成良性循环。这种可持续的人才发展模式,已培养出多位活跃在《封神》系列等作品中的新生代演员,为行业转型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当前影视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但系统性改革已现曙光。虎鲸文娱通过规模化培养适应未来创作需求的新型演艺人才,不仅为自身内容供给提供质量保障,更可能推动全行业向更健康的方向演进。当演员不再为生存焦虑,当角色选择突破外形桎梏,中国影视创作的多元化春天或许正在到来。这种扎根行业根基的改革探索,正在书写中国娱乐产业升级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