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奢侈品行业呈现出复杂的态势,部分头部品牌业绩下滑,而个别品牌却通过战略调整实现逆袭,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从多家奢侈品牌公布的财报数据来看,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以GUCCI为例,其母公司开云集团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品牌营收同比下降14%,降至13.43亿欧元。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GUCCI连续七个季度出现双位数跌幅。无独有偶,LVMH集团在2025年上半年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营收下降4%,净利润降幅超过两成。就连近年来频繁提价的香奈儿,也自2020年以来首次出现利润和营收双下滑的局面。这些数据表明,部分传统奢侈品牌正面临严峻挑战。
然而,奢侈品市场并非全线低迷。英国奢侈品牌Burberry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成功实现业绩反转。在首席执行官的带领下,公司聚焦经典产品并削减成本,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9月的第二财季,Burberry可比门店销售同比增长2%,超出市场预期,成功扭亏为盈。
Burberry的逆袭之路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策略是“接地气”的营销方式。该品牌通过电商平台推出大幅折扣活动,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例如,在双十一大促期间,Burberry部分产品价格大幅下调。一款原价22000元的托特包,折扣后售价不到4000元;经典格纹背提包原价15540元,活动价不足3000元。这些优惠措施极大地刺激了消费需求。
电商平台唯品会的数据印证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在10月20日至11月11日的大促期间,Burberry折扣商品的销量同比增长22%,其他奢侈品牌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为增强消费者信心,唯品会还宣布全面接入中国中检的正品管理库,成为业内首例,有效解决了消费者对商品真伪的顾虑。
这一现象反映出年轻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变化。当前,年轻人更倾向于“花小钱办大事”的理性消费模式,他们并非不再青睐奢侈品,而是对价格更为敏感,追求性价比。Burberry的成功案例表明,奢侈品牌若能适当调整策略,仍能赢得市场青睐。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奢侈品牌需要重新审视其定位和营销策略。Burberry的转型为行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他品牌或许会借鉴其经验,在保持品牌高端形象的同时,探索更灵活的定价和销售模式,以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