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从“输血”到“造血”:塔里木油田钻井液技术领跑世界

   时间:2025-11-21 03:35:19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能源开发领域,超深层油气资源正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我国规模最大的超深油气生产基地——塔里木油田,其超深层油气探明储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三,然而勘探开发难度堪称世界级,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钻井液作为攻克超深、超高温、超高压等世界级工程技术难题的核心支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钻井作业的精准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塔里木石油会战初期,库车山前超深层钻井遭遇了巨厚复合盐层蠕变、垮塌卡钻等难题,导致钻井故障复杂频发。为解决这些问题,钻井现场不得不引入国外麦克巴等进口油基钻井液技术。尽管这些进口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钻井周期、降低了故障复杂性,但成本高昂,单井费用一度超过2000万元,且外国人仅提供高价技术服务,材料和技术完全保密,这无疑给我国超深油气开发带来了巨大阻碍。

面对技术垄断,我国石油人没有退缩,而是暗下决心,决心打破这一局面。他们不断优化钻井液配方细节,持续攻关抗高温和抗污染性差等难题。经过不懈努力,塔里木油田第一套国产油基钻井液成功问世,并经受住了深井“三高”的严峻考验,实现了从依赖国外技术到自主创新的重大转变,为我国超深油气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3年,塔里木油田面临着高温高压、溢漏同存、恶性垮塌等极端恶劣井况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油田持续深化完善钻井液技术体系,在以往基础上,建成了油田首套完整且具有塔里木特色的超深复杂井泥浆技术体系。这一体系的建成,保障了克深等区块钻井提速25%,还成功征服了塔西南地区“一强带三高”地层垮塌难题,助推该地区取得了3个勘探重大突破、1个重要发现和1个重要进展,为“打成井、打快井、打好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障。

同样在2023年,我国开启了万米钻井时代,塔里木油田首次提出了抗高温220摄氏度水基泥浆的概念。传统的“三磺”钻井液技术,抗温极限为200摄氏度,之后每增加1摄氏度都是一道难关。塔里木油田钻井液攻关团队结合油田实际情况,开展了200多组次分子合成分析和评价,成功揭示了抗高温稳定、流变性调控及封堵降滤失三大作用机理,研发出8种关键处理剂。经过1000多组配方的反复试验,终于在深地塔科1井开钻前,拿出了第一个抗高温220摄氏度水基泥浆体系配方,并在万米井中进行了实战应用。

2024年,深地塔科1井井深成功突破万米大关;到了2025年,这口井在地下10910米的深地顺利完钻,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抗高温220摄氏度水基泥浆技术从室内评价到现场成功实践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国际上实现了从“并跑”到“领跑”的巨大飞跃。

塔里木油田钻井液企业高级专家尹达表示:“超深地下钻探可谓‘一深带万难’。以深地塔科1井为例,其井底最高温度达220摄氏度、压力达145兆帕,相当于在地下万米处承受1450个大气压的‘挤压’。要保障这口井顺利钻进,钻井液必须具备‘超耐受’性能。为此,我们提前针对可能遭遇的钻井复杂问题,开展了上千次模拟实验,从数百种材料中优选配方、创新研发,最终确定了适配的钻井液参数配方。”

正是凭借前期的科学论证与充足准备,科研团队一路闯过了十几套不同地层的复杂“关卡”,成功克服了恶性井漏、严重坍塌、高温腐蚀、高温起泡、高温变稠等技术难题,最终支撑深地塔科1井在万米之下顺利完钻。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钻井液技术突破了“卡脖子”问题,更站在了全球钻井液技术发展的制高点。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