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全球互联网企业正竞相布局,试图打造出新一代的超级应用。Gartner曾预测,到2027年,全球超过半数人口将成为多个超级应用的日活跃用户。这一趋势正推动着各大公司加速探索,而百度旗下的文库与网盘团队,已在这场竞赛中迈出了关键一步。

百度集团副总裁王颖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团队的目标是让文库与网盘成为AI时代的超级应用,探索个人超级智能,助力每个人成为“超级个体”。这一愿景与传统的超级应用如微信、支付宝有所不同,更侧重于构建一个覆盖全场景的生产力平台。目前,两款应用已实现数据互通,包括公域数据与用户授权的个人数据,为个性化服务奠定了基础。
AI技术的普及为超级应用的诞生提供了土壤。据王颖介绍,过去用户反馈多集中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如今已扩展至二三四线甚至五线城市,月活跃用户总数突破3亿。这一变化不仅扩大了用户基础,也为AI服务的个性化适配提供了更多可能。百度文库与网盘凭借长期积累的个人数据,结合大模型与记忆系统的提升,逐步实现了“千人千面”的服务能力。
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应用不同,AI时代的超级应用更强调体系化。百度文库与网盘的组合并非单一App,而是覆盖输入、处理、输出全流程,横跨操作系统与应用层Agent的复合生态。团队以一张清晰的架构图为指引,从底层技术到用户界面进行了全面重构。例如,沧舟OS支持全模态输入与输出,GenFlow 3.0则提供全链路通用智能体服务,突破了传统多模态交互的局限。
GenFlow 3.0的架构设计体现了通用化与个性化的平衡。其三层模型中,头部用户可通过垂类Agent满足专业需求,通用Agent覆盖常规场景,底层MoE架构则确保基础生成能力。目前,该系统已拥有超2000万活跃用户,并持续根据反馈迭代功能。其中,Office Agent尤为突出,用户仅需自然语言即可完成复杂操作,甚至支持跨AI与人类的协作编辑。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长期投入。团队耗时两年构建的云端融合编辑器,整合了文档、表格、演示文稿及网页等多种格式,支持自由拖拽与连线编辑。这一工具不仅解决了跨版本Office兼容性问题,也为自由画布等创新功能提供了支撑。王颖坦言,技术栈的积累是挑战最大的环节,但正是这些“看不见”的基础工作,让个性化服务成为可能。
商业化方面,百度文库与网盘已取得初步进展。国内市场通过订阅制与增值服务实现稳定收入,海外则推出AI学习办公平台Oreate,上线两个月即登顶Product Hunt日榜榜首,用户规模突破百万。王颖表示,明年将推进“开放商业形态”,包括拓展全球市场、覆盖B端企业需求、探索多元化商业模式等。例如,中小企业对企业网盘的需求旺盛,而团队具备的Office全能力可快速适配这一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