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马斯克“烧钱”造星舰:升级版助推器测试爆炸,50亿美元投入能否换未来?

   时间:2025-11-24 00:23:00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近日宣布,其升级版“星舰”火箭在最新测试中遭遇意外,助推器在测试过程中发生爆炸,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实时视频画面显示,爆炸发生在测试关键阶段,引发业界对项目进展的广泛关注。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航天运输系统,“星舰”由“超级重型助推器”与“上部飞船”组成,总高度达121米,满载起飞推力约7600吨,相当于15架波音747同时升空。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50吨,远超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太空发射系统。项目负责人马斯克曾公开表示,该系统的目标是构建低成本、高频次的太空运输网络,涵盖从“星链”卫星部署到月球、火星载人任务,甚至实现地球表面点对点超高速运输。

为推进这一宏伟计划,SpaceX已投入超过50亿美元资金。其中,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的“星基地”建设耗资约30亿美元,佛罗里达州新建发射设施预计追加18亿美元。每次试飞成本高达数千万美元,被业内形容为“以巨额资金换取技术突破”的冒险实验。支持者认为,若“星舰”实现完全复用,单次发射成本有望降至数百万美元,接近大型客机跨洋航班费用;但质疑者提醒,这种高风险创新模式仍存在不确定性。

今年10月13日晚,第二代“星舰”在博卡奇卡发射场完成第11次试飞,实现重大突破。火箭起飞后成功分离,冲出大气层后安全返回地球,最终精准落入墨西哥湾海域。此次试飞标志着“星舰”首次完成发射到受控落水的完整闭环,被业内视为二代版本的“毕业考核”。

此前十次试飞中,“星舰”经历了从低空跳跃到全尺寸轨道级飞行的技术迭代。尽管前九次试飞均以爆炸或解体告终,但每次失败都为推进、分离、热防护等关键系统提供了宝贵数据。例如今年6月的第10次试飞中,飞船虽成功重返地球并在海面软着陆,但仍因部分结构受损未能完全达标。

第11次试飞中,“星舰”搭载了升级后的猛禽2号发动机,采用更轻量化结构与强化隔热瓦系统。测试重点包括高温再入大气层时的防热性能、隔热瓦密封技术、发动机二次启动能力以及载荷释放系统的可靠性。此次成功验证了多项关键技术,为后续载人登月及火星任务奠定了基础。

尽管“星舰”项目仍面临技术挑战,但其突破性进展已使其成为全球商业航天领域的标杆工程。从持续爆炸到逐步实现可控回收,SpaceX通过“快速迭代、风险容忍”的模式,正在重新定义人类探索太空的边界。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