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西安聚焦新能源商用车“动力”核心 驱动全产业链协同“加速跑”

   时间:2025-11-24 22:50:51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区域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作为车辆核心的“动力”系统,电机、电池与电控技术如同汽车的“心脏”,直接决定着整车的性能与运行效率。在西安,一家专注于新能源商用车电驱动系统研发的企业——西安智德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正以技术创新为引擎,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

电控系统被誉为车辆的“大脑”,其作用远不止于传递指令。通过精准协调电池与电机的工作,电控系统不仅能优化能耗,更能确保行车安全。例如,面对复杂路况时,系统可实时调整动力输出,使车辆在重载爬坡或高速巡航时保持稳定。西安智德副总经理胡鹏解释道:“电控技术的差异,直接导致相同电池和电机配置的车辆性能参差不齐。我们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自主化研发,让‘大脑’更聪明、更高效。”

成立于2019年的西安智德,是陕汽集团与常州易控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仅半年,企业便攻克技术难关,自主研发的电驱动系统成功搭载于陕汽首款“8×4”纯电动重卡,实现了“三电”系统的自主可控。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陕汽在高端化产品领域的空白,更标志着西北地区新能源商用车核心零部件从依赖进口到自主生产的跨越。目前,企业已形成覆盖研发、生产、销售的全链条体系,年产能达10万套控制器,2025年营收同比增长201%,市场份额突破10%,产值预计突破5亿元。

在智德的研发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正将碳化硅技术应用于新一代电驱动系统。这项技术通过提升电压平台,使电机在相同体积下功率更大、效率更高。“随着乘用车与商用车对高压化需求的增长,碳化硅的性价比将愈发突出。”胡鹏介绍。展厅内,一款名为“智合550”的电驱系统引人注目:峰值功率550千瓦、扭矩2800牛米,系统效率达97%,防腐等级领先行业,电机温升控制在140℃以内。另一款“智合660”系统则采用扁线电机技术,槽满率提升30%,在缩小体积的同时显著提高了功率密度。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强大的研发团队支撑。作为陕汽集团新能源战略的核心布局,智德依托整车品牌影响力与常州易控的技术储备,组建了一支由国内顶尖院校硕博人才构成的研发队伍,并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加速产品迭代。目前,其动力系统已全场景覆盖陕汽重卡全系列,产品远销东南亚、南美和欧洲,并通过欧洲CE认证,应用于英国港口车辆,东南亚产品则针对高温高湿环境优化了耐腐蚀性能。

西安汽车产业链的协同发展,离不开“链主”企业的带动。西安市汽车产业链供应链联盟秘书长罗建安指出,当地正通过引入电池隔膜、电机管理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企业,支持本地企业转型,打造完整产业链条。例如,重点布局ADAS驾驶辅助系统、车载雷达等智能网联技术,推动汽车与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融合。同时,鼓励商用车零部件企业向乘用车领域延伸,实现“双轨配套”,提升整体竞争力。

从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化生产,到智能化技术的深度应用,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以精密协作的姿态高速运转。当一颗颗“心脏”在生产线上有序跳动,当一条条“神经”通过车联网实现互联,这座古都的汽车工业,正驶向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