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江门中微子实验首秀成果:测量精度大幅提升 引领国际科研新突破

   时间:2025-11-25 00:48:07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广东省江门市,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科研成果近日引发全球关注。由中国主导的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装置在正式运行仅两个月后,便成功测量出描述中微子振荡的两个关键参数,其精度较此前国际最高水平提升1.5至1.8倍。这一突破标志着该实验装置的关键性能指标全面达到或超越设计预期,为探索宇宙基本粒子奥秘开辟了新路径。

作为国际首个新一代超大规模中微子实验装置,JUNO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于2008年提出构想,历经十余年攻关建设,于今年8月26日正式启动运行。该装置汇聚了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75个科研机构的700余名研究人员,形成了跨国界、跨学科的科研协作网络。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赤飚评价称,这一项目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理念。

中微子作为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之一,因其质量极小且几乎不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被科学家称为"幽灵粒子"。研究这类神秘粒子对理解宇宙演化历史具有关键意义,而测量中微子振荡是目前探测其质量最灵敏的手段。JUNO合作组物理分析负责人温良剑透露,通过对8月26日至11月2日期间采集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团队成功获取了两个"太阳中微子振荡参数"的精确测量值。

项目负责人王贻芳院士指出,JUNO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高精度测量,充分证明探测器性能完全符合设计标准。其前所未有的测量精度不仅将加速确定中微子质量顺序,还能检验现有三种中微子振荡理论框架,甚至可能发现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现象。这项成果为国际中微子研究树立了新的标杆,相关参数精度提升将直接影响后续多个重大物理问题的研究进程。

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马科斯·德拉科斯对项目成果表示高度赞赏:"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凝聚着全球科研团队的智慧与创造力,JUNO的成功再次证明,跨国界科学合作能够突破人类认知边界。"据介绍,该实验装置采用直径35.4米的球形探测器,内部填充2万吨高纯度液体闪烁体,其设计精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后续持续产出重大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数据采集工作的持续推进,JUNO实验预计将在中微子质量顺序测定、中微子绝对质量测量等核心问题上取得更多突破。这项扎根中国的国际大科学工程,正以开放姿态吸引着全球顶尖科研力量,共同揭开物质世界最深层的奥秘。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