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性群体的脱发困扰,正催生出一个规模庞大的消费市场。从日常洗护用品到专业防脱机构,从按摩仪器到植发服务,围绕“头顶大事”的产业链条已延伸至多个领域。其中,以药物治疗为核心的产品线尤为引人注目,某品牌凭借其核心产品连续十年占据国内脱发药物市场零售额榜首,近期更传出冲刺港股上市的消息。
该品牌的旗舰产品属于米诺地尔类制剂,这种成分被中国雄激素性脱发诊疗指南列为推荐药物之一。追溯品牌发展史,其母公司早在2001年便推出首款5%浓度酊剂,经过多次配方优化后,于近年推出泡沫剂型。新产品上市首年即实现250万瓶销量,累计销量突破5000万瓶的业绩,使其稳坐行业龙头地位。
市场数据显示,该品牌2024年营业收入达14.55亿元,其中防脱产品贡献超90%份额。以天猫平台在售的60克装泡沫剂为例,单瓶售价198元,按照官方建议的连续使用周期计算,男性消费者年均花费可达2400元。这种高客单价模式支撑起企业惊人的盈利能力,其毛利率长期维持在80%以上,净利率超过20%,盈利水平直追高端白酒行业。
财务数据揭示出鲜明的经营特征:2024年销售费用高达6.34亿元,占营收比重43.57%,而同期研发支出仅9000万元,占比6.34%。这种“重营销轻研发”的策略在消费端引发争议,第三方投诉平台记录显示,相关产品存在过敏反应、使用后脱发加剧等282条投诉记录,提示不同体质消费者可能产生差异化效果。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脱发市场的爆发与当代人生活压力、作息习惯改变密切相关。某制药企业通过收购该品牌切入赛道,现计划将其分拆独立上市,此举或将使防脱产业的资本化进程再提速。面对这个充满争议的黄金赛道,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愈发谨慎,社交平台上关于防脱效果的讨论持续升温,形成独特的消费文化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