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通过一段洋溢着节日氛围的视频,向外界释放了重要信号:公司将于2025年11月28日公布一项与机器人技术相关的突破性进展。尽管视频中未透露具体内容,但结合发布时间节点与轻松的预热基调,业内普遍推测此次发布可能涉及人形机器人、工厂自动化或自动驾驶系统等前沿领域。
支撑这一猜测的技术基础已悄然筑牢。今年早些时候,英伟达推出了基于Blackwell架构的新一代“机器人大脑”——Jetson AGX Thor芯片模块。该模块性能较前代提升7.5倍,配备128GB内存,开发者套件定价3499美元,量产版Thor T5000单元批量售价则降至2999美元。这一硬件升级为机器人技术的突破提供了算力保障。
行业分析师吉恩·蒙斯特今年8月曾指出,英伟达的机器人平台正成为行业“隐形标准”。他特别提到,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及其全自动驾驶计算系统均采用了英伟达的技术架构。尽管目前机器人业务在英伟达总营收中占比不足1%,但蒙斯特预测,该领域将在五年内成为公司核心增长极之一。
财务数据印证了这一判断。英伟达最新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达570亿美元,同比增长62%。其中汽车部门(涵盖机器人业务)营收5.92亿美元,同比增幅达32%。这一增长曲线与英伟达在机器人领域的持续投入形成呼应,从芯片研发到生态构建,其技术布局正逐步转化为商业成果。
随着发布日期临近,市场对英伟达机器人技术的期待持续升温。从工厂自动化场景到消费级人形机器人,从自动驾驶系统到智能服务终端,英伟达的技术触角正延伸至机器人产业的多个关键环节。此次发布能否再次定义行业标准,将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