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行业的爆发式增长,正催生一批新兴流量明星。据艺恩营销智库统计,该领域年播放量已突破500亿次,覆盖用户规模超8亿,形成独特的产业生态。与传统影视造星模式相比,微短剧产业捧红艺人的成本呈现数量级差异——DataEye研究院数据显示,传统平台培养明星需投入1至2亿元,而短剧领域仅需百万级预算即可实现类似效果。
这种成本优势正吸引众多快消品牌入局。国货美妆品牌羽西今年8月创新采用"人海战术",一次性邀请何健麒、黄浩雯等七位短剧男演员进入直播间带货。蜜丝婷、小奥汀等品牌紧随其后,通过签约品牌挚友、星推官等形式展开合作。唐魅可更将短剧演员马小宇从品牌挚友升级为代言人,显示出市场对这类新势力的认可。
2025年成为短剧演员商业价值集中爆发期。以柯淳、何健麒、马小宇、申浩男组成的"短剧F4"成为品牌争夺焦点。因《好一个乖乖女》走红的柯淳,剧集播放量达20亿次,其抖音粉丝量在30天内突破320万。担任炸鸡品牌满巍明代言人期间,相关话题总阅读量达1.9亿次,互动量超11.8万次,商业效果超越部分传统明星。十月稻田邀请其担任新米季推荐官的直播活动,更创下单场销售额破百万的纪录。
跨界转型的演员群体展现强劲商业潜力。原高铁售票员何健麒凭借《深情诱引》等霸总角色走红后,商业版图持续扩张。从吉承品牌T台首秀到蜜丝婷夜光气垫推广,再到Babycare直播间单场GMV超百万,其合作层级不断提升。11月与馥蕾诗合作推广红茶精华水,标志着其正式进入高端护肤品市场。
健身教练出身的马小宇凭借190cm身高和"疯批总裁"形象爆红。作为唐魅可代言人,其直播间单场销售额达25万至50万元,创下品牌近半年新高。独特艾琳、潘婷等品牌的代言合约,进一步巩固其在美妆个护领域的地位。科班出身的申浩男则采取差异化策略,通过品牌大使、星推官等轻量级合作模式,半年内参与超20场直播活动,与花西子、若也等八个品牌建立合作。
女性演员市场虽起步较晚,但新势力正在崛起。《十八岁太奶奶》上线四天端原生播放量达3.7亿次,主演李柯以48小时内抖音涨粉30万,商业合作从韩束美妆延伸至瑞幸咖啡等国民品牌。这种跨品类拓展能力,显示出短剧演员的商业价值不局限于特定领域。
品牌策略转变折射行业生态变迁。当市场环境趋冷,美妆品牌从侧重品牌建设转向追求销售转化。头部短剧演员60万至100万元的代言报价,仅为传统明星的十分之一,但粉丝购买力毫不逊色。《2025年H1短剧全景报告》显示,73%短剧用户为三四线城市女性,与大众美妆品牌目标客群高度契合。演员们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密集互动,构建起"电子闺蜜"式的信任关系,极大缩短了消费转化路径。
风险控制机制推动合作模式创新。品牌普遍采用"快闪式"合作,通过品牌挚友、星推官等短期合作测试市场反应,再决定是否升级为长期代言。这种轻量化模式既能吃到流量红利,又能规避演员热度与作品强绑定的风险。红果短剧平台10月推出的"边看边买"功能,进一步打通内容消费与电商链路,暂停页面自动弹出的"搜同款"提示,使剧中同款商品购买转化率显著提升。
产业升级催生多元发展路径。柯淳登上《无限超越班》综艺舞台,短剧F4合体拍摄《时装男士》时尚大片,显示演员影响力向主流娱乐领域渗透。马秋元签约心心传媒后获得S级古装剧《明月千里》女二号角色,郭宇欣凭借《盛夏芬德拉》爆火后进军长剧《玉簟秋》,冯建宇等演员也在长剧领域积累认知度。红果短剧平台6月月活用户达2.12亿,超越优酷等传统视频平台,其内测的带货功能已覆盖《家里家外》等爆款作品,为演员提供新的变现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