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北京助力太空算力新突破!首座太空数据中心预计2030年建成投用

   时间:2025-11-29 03:34:28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探索宇宙的征程中,一项创新性的科技项目正悄然推进——我国首个算力星座计划迈出关键一步,其首颗试验卫星“辰光一号”已完成研制,进入总装试验阶段。这颗承载着太空算力梦想的卫星,预计将于2025年底或2026年初择机发射,标志着我国在太空数据中心建设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太空数据中心的建设,被视为破解人工智能时代算力瓶颈的关键举措,同时也是推动商业航天实现商业闭环的重要一环。相较于地面数据中心受限于土地、电力供应和散热等问题,太空数据中心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它不仅能够摆脱地理空间的束缚,还能有效利用太空环境,实现更高效的能源利用和散热效果。

为了加速这一领域的创新发展,太空数据中心创新联合体应运而生。该联合体以太空数据中心的建设与应用为核心目标,汇聚了国内商业航天领域的顶尖创新力量和产业链资源。通过协同攻关,联合体在多项前沿交叉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和核心零部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辰光一号”作为第一代试验星,其成功研制和总装试验,标志着联合体在太空算力领域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据北京星空院院长张善从介绍,“辰光一号”的算力水平虽与地面服务器相当,但其意义却远不止于此。这颗卫星将作为验证在轨能源生产、散热等关键技术的平台,为后续太空数据中心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张善从表示:“‘辰光一号’就像是一块最基础的积木,是未来太空数据中心建设的标准组件。我们将在此基础上不断升级迭代,推动太空算力技术的持续进步。”

根据规划,太空数据中心的建设将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天数天算”阶段,即在太空实现初步的数据处理和计算;接着是“地数天算”阶段,实现地面与太空之间的数据高效传输和协同计算;最终是“天基主算”阶段,构建起吉瓦级的算力中心,具备在太空开展超大模型训练和推理的能力。这一过程中,太空数据中心将采用模块化、标准化设计,通过在轨交会对接技术,搭建起平方公里级的大型航天器。

按照建设蓝图,预计在未来三年内,算力星座的太空算力将达到每秒千万亿次浮点运算(1000P)量级;到2030年,这一数字有望提升至40万P,相当于目前我国所有地面数据中心算力的总和。届时,首座太空数据中心将正式建成,并在6G通信、自动驾驶、气象预报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当前,随着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对算力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太空数据中心作为重要信息基础设施,不仅成为商业航天和人工智能领域战略交叉的重要方向,更被视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点布局领域之一。相关部门表示,将加大对太空数据中心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其布局建设,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