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大疆入局3D打印引波澜:“老东家”与“新黑马”的赛道交锋

   时间:2025-11-29 03:09:33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消费级3D打印市场正迎来一场由巨头入场引发的行业震荡。大疆近期通过投资深圳市智能派科技正式切入这一赛道,不仅引发市场对行业竞争格局的重新审视,更暴露出头部企业间的人才争夺与技术路线之争。

这场商业博弈的导火索源于一则朋友圈长文。拓竹科技创始人陶冶公开质疑大疆投资协议中针对其公司的特殊条款,直言此举触动了"大疆系"创业者与老东家之间的敏感神经。据公开资料显示,拓竹核心团队成员均来自大疆,包括CTO高修峰、COO刘怀宇等关键岗位负责人,这种人才流动现象在消费科技领域已形成独特生态。

大疆选择的投资标的智能派科技,其发展轨迹颇具代表性。这家2015年成立的跨境电商企业,通过自主研发转型消费级3D打印,2020年抓住全球市场需求爆发契机实现业绩跃升。数据显示,该公司2024年营收达16亿元,其中95%来自海外市场,欧美市场占比近九成。这种全球化布局与拓竹科技形成直接竞争,后者虽成立仅五年,但凭借2022年推出的Bambu Lab X1打印机迅速崛起,2024年营收突破55亿元,净利润率超30%。

技术路线差异成为巨头布局的重要考量。当前消费级市场主要分为FDM(熔融沉积成型)和LCD(液晶屏光固化成型)两大阵营。智能派是唯一从LCD路线切入并拓展至FDM领域的企业,而拓竹则专注FDM技术优化。这种差异化竞争背后,是行业对成本与精度的持续博弈——FDM因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占据主流市场,LCD则凭借更高精度在专业领域占据优势。

人才争夺战背后折射出行业深层变革。大疆系创业者凭借完整的项目孵化经验和团队管理能力,在消费科技领域形成"散是满天星"的创业潮。这种现象既源于大疆内部管理机制引发的团队流动,也与消费硬件市场技术壁垒降低、全链路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的趋势密切相关。拓竹科技打造的MakerWorld社区已聚集超百万3D模型,月活用户近千万,这种软件生态壁垒的构建模式与大疆发展无人机市场的路径惊人相似。

市场数据揭示着行业爆发前夜的特征。灼识咨询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市场规模达4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8%,预计2029年将突破169亿美元。但高速增长背后仍存隐忧:当前用户群体以年轻极客为主,使用场景尚未突破小众爱好阶段,99.9%的用户依赖社区资源完成建模,这些痛点制约着市场进一步扩张。

行业格局正因巨头入场发生微妙变化。创想三维作为市占率第一的企业,2024年出货量达73万台,但单台均价与利润率均不及拓竹;纵维立方完成两轮融资后选择双技术路线布局;新入局的追觅科技通过孵化原子重塑等举措,试图复制其在清洁电器领域的成功经验。这种跨界竞争态势,使得消费级3D打印市场从垂直领域的角逐,演变为综合型科技企业的新战场。

技术迭代与生态构建成为破局关键。拓竹科技通过引入无人机陀螺仪抑制共振、在打印头安装激光雷达监测出料等技术创新,将3D打印机从"维修工具"转变为"智能设备"。其打造的创作者激励体系每年投入数亿元,头部创作者年收入超50万元,这种生态闭环构建模式正在重塑行业规则。与此同时,生成式AI与3D打印的融合,使得模型生成门槛大幅降低,为市场普及带来新的可能性。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