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市场格局持续演变的当下,高端商业标杆德基集团正以多元化布局开启新一轮战略转型。这家曾登顶全球单体商场销售冠军的商业巨头,近期在扬州、南京等地接连落子,通过高端商业与奥特莱斯业态的协同发展,构建起覆盖不同消费层级的商业版图。
11月下旬,扬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与德基集团签署重大投资协议,宣布将在当地打造包含艺术馆、博物馆的商业综合体,并明确引入奥特莱斯业态。这一动作并非孤立事件,今年8月,德基集团已在江苏注册成立两家奥莱业务相关公司,同步推进南京仙林、河西两大项目的商业规划。其中河西项目原为2020年收购的仙林羊泰置业资产,历经数年改造后更名为"德基时刻",预计2026年6月投入运营。
支撑德基拓展奥莱业态的底层逻辑,源于消费市场的结构性变化。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奥莱项目销售额同比增长12.8%,客流增幅达16.3%,麦肯锡预测该市场容量将在年内突破2600亿元。这种增长态势与高端品牌渠道策略调整形成共振——为覆盖更广泛客群,奢侈品牌普遍采用"正价店+奥莱店"的双轨模式,既维护高端形象,又通过折扣渠道培养潜在消费者。
德基的业态布局显现出精准的市场切割智慧。在南京市场,新街口德基广场锚定顶级奢侈消费,河西项目聚焦潮流文化,仙林奥莱则瞄准大学城年轻客群与家庭消费。这种差异化定位在徐州项目得到延续,其17万平方米的商业空间将引入500家商户,其中150个品牌首次进入当地市场,预计年客流量达5000万人次。这种"高端综合体+区域奥莱"的组合模式,正在长三角市场形成协同效应,扬州项目与南京奥莱形成地理互补,共同覆盖西部消费市场。
库存管理需求成为德基布局奥莱的现实驱动力。作为顶级奢侈品商场,德基需要应对快时尚周期带来的库存压力。奥莱业态既能消化过季商品,提升库存周转率,又能通过折扣策略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形成从潜在客群到高端消费者的培育链条。这种渠道互补策略在奢侈品市场复苏期显得尤为重要——2025年第三季度,厉峰集团、Prada集团在华销售额分别增长7%和10%,但开云集团仍面临5%的营收下滑,显示市场复苏存在结构性差异。
然而,德基的扩张之路面临多重挑战。在奥莱赛道,上海青浦奥莱二期、华润万象滨海购物村等项目加速扩张,京东等互联网企业也在二三线城市开设奥莱门店,形成客流虹吸效应。南京本地市场,金鹰湖滨天地、万达茂等项目已占据先发优势,德基时刻长达数年的改造周期可能错失市场窗口期。高端商业领域同样竞争激烈:南京IFC借助新鸿基背景发力高奢市场,金陵中环以"潮奢+年轻中心"定位错位竞争,金陵万象城通过多元业态构建差异化优势,全国层面SKP被博裕资本收购后也可能调整扩张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