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起涉及小米汽车SU7订单转让的纠纷引起了广泛关注。事件的起因是李先生的一位朋友,因李先生符合上海节能牌资质及居住、积分条件,决定将购买小米SU7的订单临时挂在李先生名下。然而,根据小米汽车的相关规定,订单转让仅限于直系亲属之间,这令李先生陷入了两难境地:要么独自承担购车费用后再将钱款返还给朋友,要么戏谑地“认领”这个突如其来的“儿子”。
面对这一棘手问题,李先生与朋友一同前往小米汽车体验店寻求解决方案。他们询问销售人员是否可以先将订单挂在满足条件的朋友名下,待李先生的女友考取驾照后再转回。销售人员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并收取了定金,但整个签约过程并未使用纸质合同,而是通过小米汽车APP签订了电子合同。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未如他们所愿。当李先生的女友顺利拿到驾照,准备按照约定将订单转回时,却遭遇了阻碍。尽管李先生多次催促,销售人员却始终未修改订单信息。无奈之下,李先生致电小米汽车官方客服,却被告知订单转让仅限于直系亲属,且无法变更。李先生认为销售人员存在欺诈行为和虚假宣传,要求对方赔礼道歉并退还定金。
针对此事,有法律专家指出,“订金”与“定金”在法律上存在本质区别,李先生所支付的5000元定金很可能无法退还。同时,关于订单只能转给直系亲属的条款是否合理,以及销售人员是否存在刻意隐瞒,也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事实上,互联网上确实存在不少黄牛从事新车订单转让业务,这些黄牛与车主之间显然并非都是直系亲属关系。
更令人费解的是,在某些二手交易平台上,小米SU7订单的转让信息屡见不鲜,且金额大多在5000元左右,与李先生所支付的定金数额相符。这不禁让人质疑,为何黄牛能够拿到订单转让的权限,而普通车主却必须遵守严格的直系亲属规定?是否存在小米汽车授权店与网络黄牛勾结的现象?
据了解,小米汽车内部曾明确规定,车辆订单只能在直系亲属之间更改,并严禁SU7订单转让。然而,网上频繁出现的转让交易信息,似乎表明小米内部对销售环节的监管存在漏洞,有人利用这一漏洞从中牟利。面对这一困境,李先生无奈表示,通过正规途径更改订单已不太可能,要求道歉或退还定金的希望也渺茫。他戏称,或许自己也可以做一把“黄牛”,通过发布交易信息的方式,将订单从朋友那里“买”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