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转型的加速步伐中,三菱汽车成为最新一家在华战略收缩的外资企业。近日,三菱汽车正式宣布与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终止合资关系,并停止其发动机业务,这标志着三菱汽车在中国长达40年的生产历史画上了句号。此举不仅终结了三菱在华的“整车+发动机”双轮驱动模式,还对中国皮卡市场中的部分车企产生了连锁反应。
沈阳航天三菱自1997年成立以来,一直是三菱汽车在华的重要发动机生产基地,为广汽三菱、东南汽车等提供了核心动力。在其鼎盛时期,长安汽车、奇瑞汽车、长城汽车等众多自主品牌也广泛采用航天三菱的发动机,占据了国产自主品牌发动机市场的显著份额。特别是其4G63、4G69等经典型号,成为了长城风骏5、郑州日产Z9等皮卡车型的关键部件。
然而,三菱在华的颓势早已显现。广汽三菱作为其在华整车业务的核心,曾在2018年达到销量巅峰,但随后因电动化转型迟缓,产品力不足,销量急剧下滑。广汽三菱长沙工厂在2022年的产能利用率仅为16%,并于2023年全面停产,标志着三菱整车业务的终结。三菱的末代车型阿图柯,不过是换标版的广汽埃安V,且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未能推出全新车型,最终在新能源浪潮中黯然失色。
发动机业务的收缩是三菱全球战略调整的一部分。随着中国市场的结构性变革,三菱发动机业务的存续价值逐渐降低。此次终止合作,既是对中国市场变化的应对,也是其全球战略向东南亚等新兴市场转移的重要步骤。值得注意的是,沈阳航天三菱的发动机库存预计仅能维持数月,部分依赖其发动机的车企已紧急启动替代方案,但面临技术瓶颈。
三菱的退出,对依赖其发动机的皮卡企业造成了直接影响。长城风骏5、郑州日产Z9等多款主流皮卡车型均搭载航天三菱发动机,这些车型在国产汽油皮卡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未来,这些车企将面临发动机供应链成本上升的压力,若短期内无法找到合适的替代方案,可能会影响汽油车型的生产。
中国皮卡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尽管传统燃油皮卡仍以柴油为主,但新能源皮卡的销量正在激增。吉利雷达、长城山海炮Hi4-T、郑州日产Z9 GE PHEV等新能源皮卡车型,凭借使用成本优势,正在快速抢占市场。未来,新能源技术路线或将成为汽油皮卡的主要替代方案。
三菱的退出,为本土企业提供了填补市场空白的机遇。沈阳国擎动力将承接航天三菱的售后体系,并转向混动系统研发。同时,蜂巢易创、东安动力等本土企业也在加速布局,有望在2025年提升国产汽油发动机的市场份额。
三菱汽车在华的退出,不仅是企业兴衰的体现,也给外资车企在华发展敲响了警钟。面对电动化转型的浪潮,能够快速适应并在混动技术、新型燃料、智能网联等领域建立优势的企业,将在变革中赢得先机。三菱留下的市场空白,为有准备的车企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也预示着中国皮卡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