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大门,似乎在一夜之间轰然洞开。曾经关于AI是否为资本圈套的质疑,如今已烟消云散,成为业界内外不争的事实。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更是将这一趋势推向了高潮。
大会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与往年的景象截然不同。曾几何时,各个展台大同小异,充斥着各式各样的AI大模型,让人眼花缭乱却难以分辨真伪。而今,参展商们更加注重实效,无论是AI硬件还是解决方案,都力求拿出实实在在的落地成果,接受市场的检验。
在这场AI盛宴中,阿里国际凭借跨境电商AI解决方案Marco脱颖而出,荣获了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SAIL(Super AI Leader)之星奖项,成为跨境电商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AI技术代表。Marco以其卓越的表现,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据了解,阿里国际的所有电商平台均已全面应用AI技术,服务卖家数量超过50万。这一成就的背后,是阿里国际对AI技术的深入探索和不断创新。在WAIC现场,我们有幸遇到了阿里副总裁、阿里国际AI Business负责人张凯夫(花名:凯夫),就AI浪潮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交流。
凯夫认为,AI与前几年的Web3、元宇宙等技术风口有着本质的区别。那些风口最终未能实现良好的落地,而AI则更像是一次新的“互联网浪潮”,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他坦言,自己早在多年前就预感到了AI的潜力,但直到今年5月Claude 4的发布,才真正让他感受到了行业奇点的到来。
凯夫表示,他此次参加WAIC,主要是想观察各行各业在AI应用上的新方向和新点子。他认为,海外在AI信息方面相对透明,而国内则较少有这样的机会进行全面观察。他希望通过这次大会,能够洞察到国内与硅谷在AI应用上的异同。同时,他也坦言,虽然AI在toB领域和代码能力上的颠覆性已成为共识,但在toC方向上的突破应用仍显不足。
在凯夫看来,现阶段猛攻企业端更为合适。他解释说,去年的AI项目中,至少有一半是面向消费者的,但后来发现这些项目大多只是陪伴型APP,真正价值并未被挖掘出来。而专攻垂类的AI通用能力,虽然可能不如OpenAI等巨头全面,但在特定领域却有机会超越它们。因为通过设定各种限定条件并做减法,可以让AI更加准确和高效。
凯夫还透露了Marco的核心技术已全面开源的消息。这包括大语言模型Marco LLM、翻译大模型Marco MT、多模态大模型Ovis以及多模态理解与生成模型Ovis U1等。他认为,开源可以推动AI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业界在标准的评测榜单上进行测试,接受同行和用户的审视,从而发现问题并找到前进的方向。同时,开源也能激发用户的创造力,拓宽企业的应用思路。
凯夫表示,阿里国际开源的目的并非为了限制竞争对手,而是希望推动整个AI社区的进步。当被问及是否欢迎Temu、Shein等同行使用他们的模型时,他简单地回答说:“都开源了,任何人用都可以。”这种开放的态度,无疑为AI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谈到阿里国际在AI领域的优势时,凯夫表示并不喜欢宏大叙事。他认为,只要能够解决问题、带来价值,就值得去做。AI领域不同于其他成熟方向,它不是一个追随式的东西,而是需要跨行业的互相学习和借鉴。他有信心在AI领域做出世界级的成果,并坦言与亚马逊等同行也有交流和探讨,但双方产品的优劣还需看后续发展。
凯夫透露,阿里国际AIB团队已经从生成式大模型进入到了AI Agent时代。他们开发的智能退款Agent、HScode Agent以及在线招商Agent等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跨境电商领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这些Agent的推出,不仅降低了商家的售后成本,还提升了HS Code的填写准确率以及招商有效邮箱的获得率。
阿里国际还推出了专业翻译大模型、虚拟试衣功能等一系列AI工具,覆盖了国际电商的全流程。这些工具的出现,让商家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和高效。数据显示,AIB所提供的AI能力已经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了60多个电商场景中的问题,并在不同环节带来了最高30%的显著提升。随着阿里国际在AI领域的不断深入和创新,他们的电商平台AI使用量也呈现出爆炸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