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育儿补贴新政出台:专家呼吁平衡地方差异,共促生育意愿提升

   时间:2025-08-01 08:59:30 来源:时代周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我国正式公布了《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标志着从2025年1月1日起,合法生育的3岁以下婴幼儿将享受到国家发放的育儿补贴。这一政策旨在减轻家庭育儿负担,提升生育意愿。

根据方案,每个符合条件的婴幼儿每年将获得3600元的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对于2025年1月1日前出生且年龄未满3周岁的婴幼儿,补贴将按照实际应补贴的月数进行折算发放。这意味着,符合条件的家庭在三年内最多可以领取总额达1.08万元的育儿补贴。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育儿补贴政策覆盖了所有合法生育的一孩、二孩、三孩家庭,且补贴资金免征个人所得税,不计入低保、特困等家庭收入认定范围。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司长王海东表示,将一孩纳入补贴范围能够全面惠及育儿家庭,同时也有利于家庭的再生育考虑。

对于为何选择在此时出台这一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本波给出了解答。他指出,我国人口发展已呈现少子化、老龄化等趋势,低生育率成为长期挑战。因此,国家持续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而发放育儿补贴是最受居民欢迎的生育支持政策之一。

张本波进一步解释,此次补贴资金全部来自各级财政,其中中央财政承担约90%,地方财政承担约10%。补贴标准的设定遵循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旨在切实减轻家庭育儿负担。根据调查,我国0-3岁子女的平均养育成本每年约为3万元,此次补贴约占家庭育儿成本的10%,对中低收入家庭的作用尤为显著。

在谈及政策效果时,张本波表示,育儿补贴几乎覆盖全部3岁以下婴幼儿,是一项较大规模的财政支出。然而,各级财力完全有能力承担这一补贴规模。同时,他建议地方财政可以采取更多差异化的措施,如提供托育补贴、教育补贴、购房补贴等,与国家育儿补贴形成互补性的政策组合。

张本波还指出,生育支持需要综合实施多种政策。除了育儿补贴外,还需要提供托育公共服务、发放教育和住房补贴、完善育儿假、倡导男女共担育儿责任等措施。他强调,要真正缓解家庭育儿的经济焦虑,还需要协同教育、住房等配套支持政策,切实降低教育成本和居住成本。

在育儿补贴政策的设计上,国家与地方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减轻家庭负担来提振生育意愿。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地方可以根据自身财力适当提高补贴标准,以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共同发挥政策的合力。同时,也需要加强各地政策之间的协调平衡,避免形成过大差距。

从国际经验来看,经济补贴对于提高生育意愿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单一的生育支持政策效果有限,需要综合实施多种支持政策。张本波表示,要真正提高生育意愿,还需要培育普及新型的生育文化,支持健全家庭功能,营造乐婚乐育的社会环境。

随着育儿补贴政策的出台,我国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将更加完善。然而,要真正解决低生育率问题,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探索。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