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安区太乙宫街道正街社区的活动室内,一群孩子正聚精会神地参与着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活动——“空中小课堂”。7月9日,来自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和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的志愿者们,为社区的青少年带来了一场探索航空科技的盛宴。
活动一开始,志愿者们便抛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无人机在农业中能帮农民伯伯做些什么?”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着回答:“可以喷洒农药!”“还能检查庄稼的生长情况!”接着,志愿者通过生动的动画短片和实景图片,向孩子们展示了无人机在农业植保、电力巡检、影视航拍以及灾害救援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对无人机的“十八般武艺”充满了好奇。
紧接着,孩子们迎来了最期待的环节——飞机小模型的组装。他们自发组成小组,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拼接机身,有的琢磨机翼的安装,还有的拿着说明书当起了“技术指导”。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拼接零件,调试飞机。经过一番努力,一架架小飞机终于在他们手中诞生。试飞时,虽然有些小飞机出现了偏差,但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调整后的飞机成功腾空而起,伴随着孩子们的欢呼声掠过头顶。
户外演示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无人机缓缓升空,摄像头传回的实时画面出现在大屏幕上,孩子们仰着头挥手,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们亲眼见证了无人机如何通过摇杆控制飞行,以及摄像头拍摄的高清画面。孩子们纷纷分享着自己的发现,对科技的向往之情溢于言表。
活动尾声的问答环节,孩子们积极举手发言,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回答问题。当被问及无人机如何避开障碍物时,12岁的小雨自信满满地回答:“是超声波传感器!”志愿者们看着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深感这次活动的意义所在。他们表示,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孩子们能够亲手触摸、操作的科普活动,才是“三下乡”最有价值的体现。
此次“空中小课堂”活动是正街社区与高校联动开展的“科技启蒙计划”的一部分。通过丰富的实践形式,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探索无人机科技,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未来,正街社区将继续邀请高校志愿者带来更多接地气的科普活动,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用青春的力量点亮他们的科学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