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安新县,河北雄安铭航鞋服设计有限公司的制鞋工厂内,一派繁忙景象。裁断车间里,机器轰鸣,面料被精确裁剪成各式各样的部件;缝制车间,工人们灵巧地将这些部件缝合成完整的鞋面;而在中转仓,一箱箱打包好的成品鞋整装待发,即将运往全国各地。
这家工厂每日能生产约3000双鞋,其背后的安新县,素以制鞋业著称。然而,近年来,传统代加工模式遭遇挑战,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与消费者需求脱节,使得当地不少制鞋工厂陷入经营困境。
然而,一款渐变“鸳鸯色”碳板跑鞋的走红,为这家工厂带来了转机。这款跑鞋鞋面设计紧跟潮流,鞋底采用真材实料的碳板,质量上乘。据打版师周文杰介绍,该跑鞋在拼多多电商平台一经推出,首批迅速售罄,一个月内店铺销售额便突破百万元大关。
工厂负责人王智福表示,加入电商平台为传统制鞋工厂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2016年,他看好电商平台的发展潜力,毅然来到安新县创办制鞋工厂。起初,工厂在其他电商平台起步,后来发现拼多多平台开店成本低,且受众需求与工厂产品高度契合,于是决定深耕拼多多。
电商平台“小批量、快速反应”的订单模式,促使工厂在设计研发和生产流程上作出调整。周文杰指出,线上热销的款式往往风格新颖、功能实用,工厂根据消费者反馈迅速调整,努力打造自身特色。
生产负责人王启航表示,电商平台订单的新特点对工厂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在,生产流程更加紧凑,库存消耗快的鞋码需及时补货,工厂需提前规划,对不同款式鞋子的销量做出预判和准备。
电商平台的订单不仅让工厂生产更加高效,也吸引了更多工人加入。王智福说,工人们来自福建、河南等地,月薪最低5000多元,高的可达三四万元。在销售旺季,工厂还需招聘临时工以满足生产需求。
拼多多平台的一系列扶持措施,更是为工厂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24年,平台推出“百亿减免”活动,降低技术服务费,承担偏远地区运费;2025年,又启动“千亿扶持”计划,未来三年内将投入千亿元助力商家转型。王智福表示,这些措施让工厂能将节省下来的资金投入到原创研发中。
原创研发的提升,最终惠及了消费者。周文杰介绍的爆款跑鞋,在拼多多平台上售价仅100多元,让更多人能够以实惠的价格买到好鞋。王智福表示,他们的目标就是让普通人也能享受到高品质的鞋类产品。
目前,王智福正积极申请拼多多平台的黑标认证,希望成为官方品牌店。他相信,获得这一认证后,工厂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将进一步提升。
从制鞋工厂到消费者鞋柜,一双鞋的旅程,见证了电商赋能实体经济的生动实践。在电商平台的助力下,传统工厂坚守质量底线,勇于创新,高性价比的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地方产业也在转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铭航鞋服设计有限公司的制鞋工厂内,工人们正在忙碌地生产。
一款渐变“鸳鸯色”碳板跑鞋在拼多多平台成为爆款,为工厂带来了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