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增程式电动车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存在。对汽车制造商而言,增程式电动车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且没有繁多的专利限制,这大大降低了研发成本。同时,这类车型在驾驶平顺性和智能化体验上,也展现出了相当出色的表现。
然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增程式电动车却似乎有些“鸡肋”。许多用户在体验了纯电行驶和增程器启动后,更倾向于选择纯电模式。即便是售价30万以上的高端增程式电动车,如问界M9、理想L9和理想L8,车主们也普遍更倾向于纯电行驶。问界M9的用户调研数据显示,90%的增程版用户日常行驶里程都是纯电完成的。这种偏好使得增程器的存在显得有些多余。
增程式电动车原本的设计初衷是为了缓解用户的续航焦虑,但随着纯电续航里程的不断提升,这一焦虑似乎正在逐渐消失。以智己LS9为例,这款增程式电动车搭载了66度的宁德时代电池,纯电续航里程高达450公里,几乎达到了许多A级纯电车的水平。同时,它还具备800V高压快充能力,15分钟即可补能310公里,峰值充电功率高达268kW。
在这样的续航和充电速度下,用户即便没有家充桩,也能轻松应对日常通勤需求。一周充电一次,几乎不成问题。而且,高速充电的便捷性也大大降低了长途行驶的焦虑。450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足以支持用户在高速公路上以100km/h的速度行驶4小时,期间还能利用休息和上厕所的时间进行快速补能。
当然,有人可能会问,既然城区通勤和长途行驶都可以用纯电模式,那么增程器的存在还有何意义?事实上,增程器在这里更像是一个“备用方案”。在充电桩被占或损坏等意外情况下,增程器可以发挥应急作用。而在这种“大电池+小油箱”的组合车型上,增程器确实更多地扮演了一个配角的角色。
从智己LS9的成功可以看出,大电池、高压快充的增程式电动车正在成为解决续航焦虑的一种有效方案。尤其在国内超充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这种车型的优势更加明显。它们不仅避免了纯电动车的续航焦虑,还降低了对充电位置的高要求。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内,增程式电动车很可能会沿着这一方向发展,成为市场上的一大热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