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吉利汽车近期在发动机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一成就得益于其与欧洲汽车企业的深度并购与合作。面对电动车转型的大潮,吉利敏锐地洞察到发动机技术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特别是在混合动力市场,尤其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自2010年代末以来,随着西方汽车企业纷纷转向电动车领域,不少企业开始缩减发动机部门和相关专业团队。吉利抓住了这一时机,成功吸纳了欧洲先进的发动机技术,为自身的技术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吉利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发动机的高效率。公司宣布,计划在2025年前实现超越比亚迪46%热效率的目标,并推出了名为“EM AI超级混动2.0”的新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该技术所搭载的量产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7.26%,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搭载“EM AI超级混动2.0”技术的新型轿车“银河A7”,在单次充电和加油后,续航里程可达到2100公里以上(CLTC标准)。吉利强调,这一表现与比亚迪最新发布的第五代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DM-i”不相上下。然而,内燃机发动机的性能仍需经过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除了发动机技术的突破,吉利还在积极探索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公司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推出可同时使用甲醇和汽油的混合动力发动机,预计热效率将达到48.15%。吉利还启动了氢发动机技术的研发,致力于在多个技术领域实现突破。
在中国汽车市场,发动机技术的研发竞争日益白热化。长城汽车和奇瑞汽车也在积极研发下一代发动机,目标热效率接近40%。在全球电动车销量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为吉利等汽车制造商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吉利凭借对沃尔沃、雷诺等欧洲企业的并购与合作,成功获取了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不断升级。这不仅体现了吉利在行业变革中的敏锐洞察力和执行力,也为中国汽车企业在全球汽车市场中争取更多话语权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