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加拿大社交网络上关于华人女企业家刘伟宏的讨论热度不减,焦点集中在她“接手”历史悠久的百货品牌哈德逊湾的曲折经历上。这一事件不仅因其戏剧性而备受瞩目,更将刘伟宏的过往经历再度推至公众视野。
刘伟宏,一个在改革开放初期便勇敢“下海”的女性,她的故事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哈尔滨鞋厂。仅仅二十天后,她便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工厂,踏上了创业的征途。1988年,她带着在哈尔滨积累的资本南下深圳,从批发汽水做起,逐步涉足餐饮业,最终进军房地产市场。
然而,随着生意版图的扩张,一些争议也随之而来。深圳商报曾连续报道了刘伟宏开发的怡景中心城项目存在业主全款购房后长期未拿到店铺的问题。进一步调查发现,该项目存在无证销售、产权证被抵押给银行等违规行为。面对舆论压力,刘伟宏不得不召开新闻发布会,但会上她因迟到和对媒体态度强硬而引发了更多争议,甚至与一名女记者发生了肢体冲突。
尽管风波不断,刘伟宏还是在2014年移民加拿大。今年3月,她以9100万加元的价格购得了破产的哈德逊湾公司在加拿大全境28个商场的租约。这一举动在国内社交平台上引发了广泛讨论,不少网友将刘伟宏视为华人之光,称赞她收购洋人产业的壮举。
然而,这笔交易并未如预期般顺利。刘伟宏计划在购买租约后进行一系列改造和升级,但她的商业计划却遭到了25位房东的强烈反对,仅剩的3位不反对的房东竟然是她自己名下的产业。房东们认为刘伟宏的商业计划缺乏可行性,资金安排不合理,且开业时间过于乐观。
具体来说,刘伟宏声称将投入1.2亿加元用于装修和1.35亿加元用于进货,但房东Cadillac Fairview估算仅他们一家的装修费用就需要4310万加元。刘伟宏拒绝向房东们提供银行保函或三年的财务模型,这进一步加剧了房东们的担忧。
更让房东们无法接受的是,刘伟宏计划改变哈德逊湾原有的百货商场定位,引入珠宝、餐饮、儿童娱乐和养老等多元化业态。他们认为这一做法违背了商业常识,担心一旦刘伟宏的项目失败,将对整个商场造成毁灭性打击。
双方因此闹上了法庭,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闹剧,包括刘伟宏更换律师、私下联系法官等行为。目前,案件仍在审理中,结果尚未揭晓。不过,根据加拿大法律,法院虽然有权判处房东们强制接受租约,但通常会综合考虑房东们的意见,因此刘伟宏的胜算并不大。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刘伟宏的商业眼光仍然值得称道。她以极低的租金和极长的租期控制了遍布加拿大的28个商场,并计划以“New Bay”为新品牌进行运营。尽管这一举措被一些网友戏称为“租界”,但无疑展现了刘伟宏在商业地产领域的独特见解。
这场围绕哈德逊湾租约的风波不仅考验着刘伟宏的商业智慧和应变能力,也引发了公众对于华人企业家在海外市场发展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