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OpenAI的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在一次接受CNBC等媒体的采访中,针对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发表了见解。奥特曼指出,美国或许未能充分认识到中国在AI领域进步的速度与复杂性,仅依靠出口管制可能不足以构成有效的应对策略。
奥特曼表示,他对中国在AI领域的进展感到一定程度的忧虑。他认为,中美两国在AI领域的竞争远非简单的领先排名所能涵盖,而是涉及推理能力、研究实力、产品化水平等多个维度。他特别提到,中国在推理能力的构建上可能更为迅速。
面对美国不断加强的对半导体出口管制,奥特曼对这些措施能否有效遏制中国在AI领域的发展表示了怀疑。他认为,尽管可以通过出口管制限制某些技术,但中国可能会采取自建晶圆厂或寻找其他替代方案来应对。
奥特曼还谈到了中国的AI进步对OpenAI自身策略的影响。他指出,中国大模型的竞争促使OpenAI决定发布开放权重模型,如DeepSeek这样的开源系统。这一举措标志着OpenAI自2019年推出GPT-2以来,在战略上的一次重大调整。
然而,这一开放权重模型的发布并未获得一致好评。一些开发者认为这些模型表现平平,并指出OpenAI商业产品中的强大功能在开放权重版本中被大幅削弱。奥特曼对此表示,团队是有意针对特定应用场景进行优化,即本地运行的编程智能体。
奥特曼强调,尽管他希望有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来应对中美在AI领域的竞争,但他的直觉告诉他,这并不容易实现。他认为,中美在AI领域的竞争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问题,需要更全面的考虑和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