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汽车Q2财报亮点:业务快速增长,盈利指日可待

   时间:2025-08-20 11:48:49 来源:蓝鲸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小米集团近日公布了其2025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在该季度实现了1160亿元的营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0.5%。经过调整的净利润为10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75.4%。这份财报备受瞩目,特别是小米汽车第二款产品YU7系列发布后,市场高度关注小米汽车对集团整体业绩的影响。

财报显示,小米汽车在第二季度共交付了8.13万辆汽车,带来了206亿元的营收,毛利率达到了26.4%。这意味着,每辆小米汽车的单车毛利约为6.7万元。更为关键的是,小米汽车的亏损额从第一季度的5亿元减少到了第二季度的3亿元,改善幅度达到了40%。这一趋势表明,雷军此前提出的“2025年三四季度实现盈利”的目标并非遥不可及。

小米集团在今年港股市场上表现出色,尤其是在小米YU7发布后,其股价一度攀升至60港元。在本次财报发布前,小米集团的港股收盘价为52.4港元,市值达到了1.36万亿港元。小米目前的“养家”模式——即依靠其他业务为汽车业务提供资金支持——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

然而,这种模式也面临着挑战。手机业务的增长乏力,平均销售价格(ASP)和毛利率均出现下滑。IoT业务虽然增长强劲,但面临着来自传统巨头的激烈竞争。至于汽车业务,作为一个重资产行业,小米能否在多个战场上同时取得胜利,将对其资源配置能力提出严峻考验。

小米汽车业务在第二季度的表现尤为亮眼。其毛利率从第一季度的23.2%提升到了26.4%,交付量也实现了环比增长。更重要的是,其亏损幅度的收窄为集团整体经营利润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改善速度远超市场预期,主要得益于单一车型的规模效应以及产品结构的优化。

从单车经济模型来看,小米汽车已经非常接近盈利。理论上,小米汽车只需要再降低一定的单车分摊费用,或者通过涨价、降低成本等方式增加单车毛利,就能实现盈利。而按照汽车行业的规律,随着交付量的增加,单车分摊费用会持续下降。因此,小米汽车有望在下半年实现盈利。

小米集团的费用控制能力也值得称赞。在造车后,其整体费用率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出现了下降。这主要得益于规模效应以及研发投入的共享策略。同时,小米汽车在营销和渠道方面也展现出了高效性,节省了大量成本。

然而,随着汽车业务的深入发展,小米也需要在控制费用和保证投入之间找到平衡。尤其是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关键技术领域,需要更多的专门投入以提升竞争力。同时,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小米也需要增加营销投入来维持其市场地位。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