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近日公布了其2025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该季度总收入达到了1159.5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5%。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108.31亿元,同比增长了75.4%。
在全球手机市场面临压力的背景下,小米智能手机业务依然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海外市场,小米手机出货量增长迅速,东南亚地区的市场份额已跃升至第一,占有率为18.9%。在欧洲市场,小米也重新回到了第二的位置,市场份额增至23.4%,首次超越了苹果。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小米的短期目标是实现手机年销量超过2亿部,届时将与苹果和三星形成三家主导的“三足鼎立”局面。
除了智能手机业务,小米在智能大家电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收入同比增长了66.2%。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二季度收入达到了213亿元,同比增长了234%。
在国内市场,小米智能手机的表现同样亮眼。继一季度出货量重返中国第一后,二季度小米新机激活量达到了1150万台,市场份额为16.8%,再次登顶国内第一。卢伟冰表示,中国市场采取的是规模和高端化并进的策略,高端智能手机销量占比已提升至27.6%。
在国际市场上,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已经连续八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在60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69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五。特别是在欧洲、中东、拉美和非洲等重要区域,小米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尽管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面临挑战,但小米通过高端化策略和产品结构调整,成功提升了平均售价,并保持了出货量的稳定增长。卢伟冰指出,尽管市场大盘几乎不增长,但用户换机倾向于升档,产品结构持续改善。
在业务结构方面,小米也在持续优化。智能手机收入占比从一季度的45.5%减少至二季度的39.3%,而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占比则增加至33.4%。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也成为小米的重要增长动力,收入占比从一季度的16.7%提升至二季度的18.3%。
卢伟冰表示,小米在科技家电领域有清晰的策略,包括领先的技术、严苛的质量标准、有质感的设计和优质服务。同时,小米将坚持爆品策略,保持高效商业效率,以维持性价比优势。
小米智能电动汽车业务也在加速发展。尽管二季度该业务经营亏损3亿元,但交付新车达到了81302辆,板块毛利率也有所上升。卢伟冰认为,小米“人车家”生态已形成闭环,协同效应增强,将带动所有品类持续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