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新能源汽车产量版图重塑,中部省份成新增长极

   时间:2025-08-25 13:15:2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2025年前七个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产量高达804.9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32.9%的显著增长。这一数据背后,各省份的表现差异显著,揭示了产业布局的深刻变化。

安徽省在这场新能源汽车盛宴中拔得头筹,产量达到85.53万辆,紧随其后的是江苏省和陕西省,分别以81.06万辆和74.35万辆的成绩位列第二、第三。这一排名与去年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是广东和上海两地的排名下滑,广东今年前七个月的产量甚至不及去年全年产量的15%。与此同时,安徽、湖南、河南等省份强势崛起,成功跻身前列,形成了“中部崛起,东部调整”的新格局。

探究这一变化的原因,关键在于国家统计局对汽车产量统计方式的调整。自2025年起,汽车产量的统计口径由“企业法人所在地”转变为“生产地统计”。这一变化意味着,车企的总部和生产基地在产量统计上被明确区分开来,生产基地的产量将直接归属其所在地。

从销量层面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了“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比亚迪以427万辆的销量遥遥领先,成为市场的绝对领头羊。比亚迪的区域布局也颇具特色,以深圳为总部,西安、合肥为核心生产基地,同时,郑州、济南、长沙、常州等地也设有重要生产基地。

这一统计口径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各省份的产量数据。以广东为例,由于比亚迪等车企的生产基地分布在其他地区,因此广东的产量数据出现了断崖式下滑。而安徽、湖南、河南等省份,由于拥有比亚迪等车企的重要生产基地,产量数据因此激增。

安徽省的合肥市长丰县,自2021年7月比亚迪落户以来,迅速发展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生产基地。合肥比亚迪在短短时间内实现了大规模生产,2023年整车产量近50万辆,占合肥市总产量的65%;2024年更是达到95万辆,占安徽省新能源整车产量的近六成,长丰县也因此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县。

湖南省的长沙市同样受益于比亚迪的生产布局。2023年,长沙新能源汽车产量主要来自比亚迪长沙工厂,占比高达98%,总产量达到72.69万辆;2024年,长沙比亚迪产量继续攀升,占湖南新能源汽车总产量的70%以上。

河南省的郑州市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的重要地区。自2021年9月与比亚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郑州基地迅速建成投产。2023年4月投产当年,产量就高达20.2万辆,占郑州新能源汽车总产量的63.9%;2024年,郑州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量更是达到54.5万辆,占郑州市汽车产量的八成以上。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