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产算力领域迎来了一波显著的增长浪潮,其中寒武纪作为领头羊,其股价在短短一个月内飙升超过95%,市值逼近6000亿元大关,成功登顶芯片板块的市值榜首。与此同时,包括中科曙光、海光信息、华丰科技、中兴通讯、光迅科技、华工科技以及烽火通信在内的多家国产算力相关企业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这一轮国产算力的爆发,其背后的推动力之一便是DeepSeek的再度活跃。年初时,DeepSeek的横空出世就曾推动国产算力概念的走强,而近日,随着DeepSeek-V3.1版本的正式发布,国产算力领域再次迎来了新的增长点。据悉,DeepSeek-V3.1采用了专为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的UE8M0 FP8精度参数,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包括创新的混合推理架构以及针对“思考”与“非思考”模式的优化,这些都为国产芯片在硬件与软件栈上的全面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国产算力领域的发展,除了技术创新的推动外,还受益于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在软件端,国内大模型的能力不断提升,部分头部模型已经跻身全球顶尖行列。根据SuperCLUE的最新排行榜,豆包、DeepSeek、通义千问等国内模型均名列前茅,这为国产算力生态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硬件端,随着多家国内厂商开始支持FP8精度,国产AI算力芯片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自主可控的需求也成为推动国产算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近期,英伟达因在中国市场面临安全审查和合规压力,要求部分供应商暂停生产H20芯片,这一事件进一步凸显了海外GPU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也促使国内算力企业更加迫切地寻求自主可控的解决方案。
从资本市场的反应来看,国产算力领域已经成为公募基金、北向资金等机构投资者的重点布局对象。据统计,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持股市值超过10亿元的国产算力概念公司共有26家,其中寒武纪的持股市值接近380亿元,位居榜首。而北向资金方面,持股市值超过5亿元的国产算力概念公司也有25家。这些机构投资者的积极参与,为国产算力领域的持续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业绩方面,国产算力产业链上的多家公司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截至8月25日,已有24家公司公布了中报业绩,其中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0%的公司多达24家,更有14家公司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实现了翻倍增长。这些优异的业绩表现,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对国产算力领域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产算力领域近期表现出色,但投资者仍需保持理性,关注公司的基本面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毕竟,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