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华为海思芯片技术的一起商业秘密侵权案件,经由上海市检察机关的深入调查与审理,最终迎来了终审判决。案件核心聚焦于尊湃公司被指控侵犯华为海思公司价值高达3.17亿元的Wi-Fi芯片技术。
华为海思,作为华为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自2011年起便致力于Wi-Fi芯片的研发,并采取了严密的保密措施。然而,海思公司前射频芯片开发部门负责人张某,在离职后创立尊湃公司期间,被指涉嫌伙同周某甲、刘某等四人,研发与海思同类的Wi-Fi芯片。
据调查,为快速推进研发进程,张某指示周某甲等人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海思公司的技术信息,并应用于尊湃公司的芯片研发中。这一行为引发了法律纠纷。2024年4月10日,上海市检察院第三分院正式对张某等14人提起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公诉。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检察机关特别聘请了通讯行业的资深专家,对涉案技术信息进行专业评估与解读,以确保法律判断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检察机关还针对华为海思公司内部管理存在的漏洞,提出了具体的检察建议,为企业提供了一份详尽的“漏洞报告”,助力其完善内部管理体系,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
经过一系列司法程序,7月28日,上海市第三中级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定,张某等14名被告人均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其中,张某被判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300万元;周某甲、刘某等人则分别被判处五年至三年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50万元至120万元不等;另有高某、王某等9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同时被处以100万元至20万元不等的罚金。
对此,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厅的负责人强调,商业秘密是现代经济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知识产权,检察机关将持续加大对此类犯罪的打击力度,依法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为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