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休闲零食领域的知名品牌良品铺子遭遇了一场由宣传图引发的风波。问题源于一张在电商平台展示的“四粒红花生”产品详情图,图中花生被错误地描绘成挂在枝头,这与花生实际“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生物学常识大相径庭。不仅如此,宣传图中还包含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场景,如人高的花生苗、比土豆还大的花生以及使用收割机收割花生的画面,这些均严重违背了实际的种植常识。
面对舆论的质疑,良品铺子迅速作出回应,解释称这是由于“错误地采用了AI生成的图片素材”所致,并承认这是工作疏忽导致的误解。公司随即紧急替换了相关页面,同时启动了全平台宣传材料的科学性核查,并升级了内容审核机制。截至最近观察,淘宝、京东等平台上的涉事产品图片已经得到更新。
然而,尽管良品铺子已经采取了补救措施,但网友的质疑声并未平息。有网友提出疑问:“连小学生都知道花生长在土里,审图的人到底去哪了?”还有人担心,“所谓‘甄选吉林扶余花生’的描述,是否也和图片一样,是AI编造的呢?”这些质疑反映了公众对于企业内容审核机制严谨性的高度关注。
此次事件也暴露出良品铺子对AI工具的过度依赖问题。据业内人士分析,近年来,不少品牌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选择用AI替代摄影师、美工等岗位,却忽视了技术的局限性。一张合格的宣传图往往需要实地拍摄、专业美化和多层审核,而良品铺子此次却直接采用了未经核验的AI生成图片,结果“降本”变成了“增笑”,品牌信任度也因此受损。市场反应迅速,事件发生的当天,良品铺子的股价微跌0.6%,总市值达到53.21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对其管理能力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