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硅谷的AI人才大战愈演愈烈之际,科技巨头亚马逊却似乎在这场竞争中失去了声音。据《商业内幕》的最新报道,亚马逊在吸引顶尖AI人才方面正面临严峻挑战,这一困境被一份内部文件及多位知情人士的爆料所证实。
该内部文件源自去年年底,由亚马逊负责非零售业务的人力资源团队编制,涵盖了云计算业务AWS、广告、设备、娱乐以及新成立的通用人工智能团队等多个关键领域。文件直指亚马逊在吸引AI人才上的三大障碍:独特的薪酬结构、在AI领域相对落后的公众形象,以及严格的返岗政策。
文件揭示,亚马逊的薪酬结构成为招聘人员的热议话题。公司坚持对每个职位设定固定薪酬区间,这种“平等主义哲学”导致提供的待遇相较于主要竞争对手略显不足。文件警告称,过去几年中,关键岗位的薪酬区间未能及时调整,使得亚马逊难以成为顶尖科技人才的理想选择。
亚马逊在AI领域的声誉问题也不容忽视。内部文件指出,公司在生成式AI方面的进展未能确立明确的领导者地位,这一印象加剧了行业对专业人才的竞争。风险投资公司SignalFire的报告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显示亚马逊的工程师留任率远低于meta、OpenAI和Anthropic等竞争对手。
更为严峻的是,亚马逊的返岗政策也成为招聘的一大绊脚石。根据内部文件,新的“中心办公室”政策要求员工必须搬迁至指定办公中心,否则面临解雇风险。这一政策限制了亚马逊在招聘具备高需求技能人才时的选择范围,尤其是那些追求工作地点灵活性的AI人才。
“我们正在损失人才。”一位亚马逊招聘人员向《商业内幕》透露,越来越多的求职者因公司的返岗政策而拒绝了工作邀请,即便竞争对手提供的薪酬更低,但只要能够远程办公,人们也更倾向于接受。
面对这些挑战,亚马逊发言人最初表示,公司将继续调整策略以保持竞争力,并在薪酬方案和工作安排上保持灵活性。然而,数小时后,该发言人更新了声明,称报道的前提存在错误,但未提供具体细节,强调亚马逊继续吸引并留住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薪酬具有竞争力。
尽管如此,亚马逊已计划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挑战,包括优化薪酬与工作地点策略、举办更多活动展示生成式AI能力,并在AWS等业务部门内部设立专项招聘团队以提升招聘效率。同时,公司也在探索提供更多“地点灵活”职位的可行性。
然而,多位知情人士表示,亚马逊内部的薪酬指引并未有正式更新,公司长期以来坚持现有体系,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难度较大。这一困境在亚马逊今年的年度委托书中也有所体现,公司强调更改数十年来对股东极为成功的做法,潜在风险大于收益。
在这场由炒作和投资者狂热推动的AI人才争夺战中,亚马逊能否成功应对挑战,吸引并留住顶尖AI人才,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