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知名新闻机构路透社曝光了一则关于社交媒体巨头meta的争议事件。据报道,meta在未获得授权的情况下,擅自使用了多位名人的姓名与形象,创建了一系列具有“调情”功能的社交媒体聊天机器人。
这些机器人广泛存在于meta旗下的Facebook、Instagram及WhatsApp平台上,其中包括对泰勒·斯威夫特、斯嘉丽·约翰逊、安妮·海瑟薇及赛琳娜·戈麦斯等名人的模仿。部分机器人甚至是由meta员工亲自制作,例如,至少有一名员工创建了三个机器人,其中两个高度模仿了泰勒·斯威夫特。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meta还允许用户公开创建“童星”聊天机器人。以16岁电影明星沃克·斯科贝尔为例,当用户请求生成这位青少年演员在海滩的照片时,机器人竟生成了一张逼真的赤膊形象,并配文:“挺可爱的,对吧?”这一行为引发了广泛争议。
据透露,在数周的测试期间,这些机器人不仅频繁声称自己就是这些明星,还不断发出性暗示,甚至邀请测试用户见面。部分由AI生成的名人内容尤为大胆,当用户要求生成亲密照片时,机器人竟能生成其原型人物在浴缸或穿内衣的逼真图片,这一行为严重违背了meta自身的政策规定。
面对舆论压力,meta发言人安迪·斯通回应称,公司的AI工具不应生成成年名人的亲密图片,更不应生成儿童名人的任何图片。他承认,女性名人穿内衣的图片属于公司未能严格执行政策所导致的违规行为,而这些政策本应明确禁止此类内容。斯通强调:“我们允许生成含有公众人物的图片,但政策明确规定禁止裸体、亲密或带有性暗示的图像。”
关于“冒充”问题,meta的规定明确禁止“直接冒充”。然而,斯通表示,只要标注为“模仿角色”,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接受的。但报道指出,尽管许多机器人已标注“模仿”,但并非所有角色都严格遵守了这一规定。
此次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meta隐私保护及内容审核机制的质疑,也再次将社交媒体平台的道德伦理问题推向风口浪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在保障用户隐私与权益的同时,合理规范AI技术的使用,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