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博平台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人工智能内容管理的新规,正式实施《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该办法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多个部门共同制定,并于本月起生效,旨在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同时保障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
为了配合这一新规,微博鼓励用户在发布由AI生成的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内容时,主动在“内容声明”功能中选择“AI生成”选项。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用户的自主意识,还使得平台管理更加高效。同时,微博还增设了“未添加AI标识”的投诉分类,允许用户对其他未按规定标记AI内容的行为进行投诉,进一步维护了平台的秩序。
根据《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的具体要求,不同类型的AI生成内容需采用不同的标识方式。例如,文本内容需在适当位置添加文字提示,音频内容则需插入语音提示,图片和视频内容则需在显眼位置或起始画面添加显著标识。服务提供者还需在文件元数据中嵌入隐式标识,包含内容属性、服务提供者信息等关键数据,以确保信息的可追溯性。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明确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恶意删除、篡改、伪造或隐匿生成合成内容的标识,也不得为他人实施上述行为提供工具或服务。这一规定旨在保护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AI生成内容被滥用或误导公众。
随着《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的正式施行,微博等平台积极响应并采取措施,不仅提升了用户对AI生成内容的辨识能力,也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在人工智能内容管理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构建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