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平台近日发布新规,正式推出《抖音社区法律行业公约》,旨在通过系统化治理手段提升法律内容生态质量。该公约从账号资质认证与内容传播规范两大维度构建治理框架,明确要求法律领域创作者需完成专业资质认证后方可发布相关服务内容,同时对违规行为制定分级处置措施。
根据公约要求,未通过平台资质审核的账号将被严格限制发布法律专业服务类信息。具体包括:禁止账号信息中暗示具备法律执业资格或提供专业服务;严禁仿冒司法机关人员、执业律师等法律从业者身份;针对通过伪造律师执业证、律师事务所许可证等文件注册或升级账号的行为,平台将采取零容忍态度。这些措施旨在从源头杜绝非专业人士提供法律服务的乱象。
在内容传播层面,公约明确划定三条红线:禁止传播缺乏法律依据的咨询建议;严禁发布虚假案例或刻意夸大法律后果的内容;杜绝通过制造法律恐慌博取流量的行为。平台特别强调,此类内容可能引发公众认知偏差,导致用户因错误信息遭受权益损失或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针对违规行为的处置机制,抖音建立了梯度化处罚体系。根据违规情节严重程度、重复违规次数及社会影响范围,平台将采取警告提示、内容限流、账号暂停发布、永久封禁等处置措施,情节特别严重的还将收回账号营利权限。该处罚机制既保障了合规创作者的权益,也形成了对违规行为的有效震慑。
此次公约的出台标志着短视频平台在专业领域内容治理方面迈出重要一步。通过资质认证前置审核与传播内容动态监管相结合的方式,抖音试图构建起法律知识传播的防火墙,既满足公众获取权威法律信息的需求,又维护了网络空间的法治秩序。业内人士指出,这种治理模式或将成为其他垂直领域内容规范化的参考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