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格力小米空调大战升级,小米自建工厂冲击千万销量,家电巨头谁将迎战?

   时间:2025-09-03 12:31:4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自2013年董明珠与雷军在央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立下的“10亿赌约”起,格力电器与小米集团的竞争已绵延十二年之久。尽管赌约早已见分晓,但两家企业之间的较量与口水战从未停歇,尤其是在空调线上市场份额的争夺上,更是愈演愈烈。

今年8月,格力与小米再次因空调线上市场份额的排名问题产生争执。不同于以往董明珠亲自下场,此次格力由市场总监朱磊冲在前线,频频为格力发声。而小米方面,总裁卢伟冰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短期排名并不重要,更看重长期格局。小米大家电部总经理单联瑜也随后发言,强调比起口水战,小米更重视技术能力的提升。

回顾2013年的赌约,雷军与董明珠对赌五年内小米营收能否超越格力。2019年,随着小米和格力相继发布2018年财报,赌约结果揭晓,格力以1981亿元的营收力压小米的1749亿元,董明珠赢得赌约。然而,此后几年小米营收规模迅速扩大,2024年小米收入规模已达3659亿元,远超格力同期的1891.64亿元。

小米空调的高速增长,让不少业内人士感到紧张。多名业内人士分析,小米家电的势头强劲,成长性良好,已成为头部家电企业的潜在威胁。小米空调自2020年以来,销量从110万台一路攀升至2024年的680万台,几乎每年都保持45%以上的增速。招商证券研报预计,2025年小米空调销量有望冲击1000万台。

小米空调之所以能够迅速抢占市场,得益于其精准卡位中低端市场,线上线下均价显著低于格力、美的等品牌。通过高性价比产品填补大众市场空白,特别是在“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后,小米空调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长江证券研报指出,空调消费行为趋于理性,消费者更看重产品的核心功能而非品牌或非核心的附加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小米空调的增长。

然而,与小米空调的高歌猛进相比,格力的表现略显乏力。二季度格力营收同比下滑12.11%,归母净利润为同比下滑10.07%。面对小米的威胁,格力也在寻求突破,董明珠更是喊话要在全国开设1万家“董明珠健康家”门店,进一步增强线下渠道的网点布局。

尽管格力在线下渠道布局上具有明显优势,但小米也并未放弃线下市场的拓展。一名接近小米的业内人士表示,小米非常注重线下渠道的价值,但更注重高效、智能、用户体验优先。小米将充分利用现有小米之家线下网络,提升线下服务能力,同时自建服务体系会严格控制成本。

线下渠道对比

在制造环节,小米空调也曾被外界视为“贴牌产品”。但小米已在去年动工自建家电工厂,尝试补全短板。武汉智能家电工厂投产后,预计2026年可年产300万台小米空调,到2030年产值有望达100亿元。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还能加强供应链掌控。

小米空调的战略路径逐渐清晰,初期通过代工模式试水市场,规模成型后再转向自建产能。这一“先轻后重”的节奏降低了试错成本,也避免了资金过早固化于固定资产。如今,小米空调已成为仅次于电视的第二大爆款家电产品,自建工厂不仅补齐了生产短板,还在舆论和品牌层面回应了市场质疑。

小米在空调产业的布局已十年有余,从初期的“鲶鱼”逐渐杀入市场前三。小米的核心优势在于将互联网思维、AIoT能力、智能体验引入传统家电行业,改变了大众对空调的刻板印象。未来,小米空调将继续向上进发,逐步跻身高端市场,成为能不断进化、节能优化、主动联动全屋的智能伙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