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立科密”)在IPO排队不到两年后,于今年6月4日正式获得注册批复,计划登陆深交所主板。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涵盖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和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提供技术服务。据其招股书显示,此次IPO预计募集资金15.22亿元,将用于大湾区汽车智能电控系统研发智造总部、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瑞立科密的背后,是其实际控制人张晓平家族庞大的商业帝国。张晓平自1988年创立瑞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立集团”)以来,该集团已发展成为一家涵盖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零部件、酒店、贸易、文教等多个领域的大型企业集团。张晓平夫妇及其女儿张佳睿通过瑞立集团和其他直接持股方式,合计控制瑞立科密71.56%的股份。
在瑞立科密之前,张晓平已成功带领瑞立集团赴美上市。尽管2020年瑞立集团从美股退市,但张晓平家族的商业版图并未因此缩小。目前,他们控制着超过160家企业,这些企业涉足房地产开发、物流、酒店管理、仓储、股权投资、文教、贸易、汽车零部件等多个行业。然而,近年来瑞立集团的经营效益并不理想,2023年至2024年期间,集团连续两年出现净亏损,净亏损额呈扩大趋势。
除了瑞立集团,张晓平家族控制的其他企业中,有11家的工商经营范围涉及“汽车零部件”,其中7家实际经营该业务。这引发了深交所对同业竞争问题的关注。尽管瑞立科密在招股书中表示,其主营业务与其他关联方不具有替代性和竞争性,不存在利益冲突和同业竞争,但市场对其独立性仍持谨慎态度。
瑞立科密与关联方之间的客户与供应商重叠情况也备受瞩目。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期间,瑞立科密与关联企业的重叠供应商数量分别为424家、424家和351家,对重叠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占总采购的比例逐年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同时,重叠客户的数量也保持在400家以上,瑞立科密对重叠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同期收入的比例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瑞立科密曾借助关联方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立零部件”)进行销售。2021年至2024年期间,通过瑞立零部件进行的销售金额逐渐下降,但初期占比超过20%。瑞立科密表示,随着其陆续完成主要终端客户供应商资质转移,通过关联方进行的销售金额和占比均大幅下降。
在IPO前夕,为了解决同业竞争和减少关联交易,瑞立科密进行了大规模的业务重组。2021年,公司收购了包括温州瑞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四家关联企业。这些收购交易大多采用收益法进行评估,且评估时点较早。其中,对温州瑞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购对价远高于其净资产账面价值,增值幅度较大。尽管瑞立科密解释称,交易背景、交易时点、定价方式等因素导致交易价格与净资产账面价值存在差异,但市场对其估值公允性仍持质疑态度。
特别是在收购后,部分标的公司的业绩并未如预期般持续增长。例如,温州瑞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在2024年的业绩出现恶化,这与收购时宣称的“市场应用前景广、经营良好的盈利性资产”形成鲜明对比。这些业绩波动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瑞立科密估值公允性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