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教育机器人市场硬件销售额达10.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5%。基于当前市场发展态势,IDC预测到2029年该领域硬件销售额将攀升至39.3亿元,五年间复合增长率预计维持在12.9%的稳健水平。
根据IDC对教育机器人的技术定义,这类产品需具备计算机自动控制能力、网络连接功能,并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拥有至少一个自由度的机械结构,或具备拟人化情绪表达模块,同时需内置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数字化内容资源。
在产品分类体系方面,IDC将教育机器人细分为三大技术路线:以优必选、大疆、乐高SPIKE Prime、Makeblock等品牌为代表的教育编程机器人,主打编程思维培养;以优必选、Loona等品牌为代表的教育仿生机器人,侧重形态与动作模拟;以及以阿尔法蛋、元萝卜等品牌为代表的教育交互机器人,通过语音交互与图像识别技术实现智能教学。
教育交互机器人作为技术集成度最高的品类,其核心功能涵盖自然语言问答、学科课程讲解、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等,并深度融合AI场景化教学能力。例如在早教领域可实现智能问答,在语言学习场景支持模拟英语对话,在素质教育方面提供棋牌教学、科学实验演示等创新应用。
IDC中国研究总监潘雪菲指出,教育机器人行业正经历从硬件创新向生态竞争的范式转变。当前市场尚未形成稳定格局,本土企业通过内容开发与服务优化,已与国际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态势。未来行业竞争焦点将转向教育场景的深度理解与资源整合能力,构建包含智能硬件、数字内容、教育服务的全链路解决方案将成为企业破局的关键。
研究报告特别强调,能够率先完成"硬件-内容-服务"生态闭环布局的企业,将在未来五年市场增长中占据战略制高点。这种生态化发展模式不仅要求技术迭代能力,更需要具备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习需求的精准把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