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内,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的展馆里,中国移动以“智焕新生 共创AI+时代”为主题的展区成为焦点。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主力军,中国移动通过AI全栈服务体系,展示了涵盖智能终端、基层治理、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勾勒出人工智能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生动图景。
在智能终端展区,一辆搭载“人车家”智慧座舱的深蓝汽车吸引了众多观众体验。通过5G-A技术与AI能力的深度融合,车辆不仅能实现NFC无感解锁、行车记录智能生成等功能,还能与家庭智能设备联动。当车辆驶入住宅5公里范围时,系统会自动触发“回家模式”,调节空调温度、打开灯光、拉开窗帘。目前,该方案已适配300万辆汽车,推动“移动的家”从概念走向现实。
与汽车展区相邻的机器人互动区同样热闹非凡。四足机器狗灵活攀爬斜坡,双足人形机器人则与参观者展开自然对话。这些产品集成了多模态交互技术,不仅能精准理解指令,还能在大空间中自主完成物品抓取与分类任务。工作人员介绍,机器人通过“九天”大模型提升了环境感知与决策能力,正在工业巡检、物流配送等领域探索规模化应用。
AI技术对基层治理的赋能在展区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以重庆市渝中区石油路街道为例,中国移动构建的“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通过数字化平台整合了教育、医疗、养老等8类核心服务。系统搭载的DeepSeek本地化模型可实时分析社区需求,配套的居民端小程序则提供了“一键报修”“活动预约”等功能。这种“主驾驶舱+子场景”的模式,正在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的精细化路径。
在食品安全领域,“AI+明厨亮灶”系统通过视频分析技术,自动识别后厨人员的操作规范,实时预警未戴口罩、未穿工作服等违规行为。能源行业则依托中国移动与中国石油共建的“5+2+1”大模型体系,实现了油气管道巡检、设备故障预测等场景的智能化升级。生态环境监测方面,AI大模型可处理多源数据,为水、大气等环境要素提供精准预警。
低空经济展区展示了中国移动构建的通导感监一体网络。基于5G-A技术的县域级低空政务服务平台,整合了飞行监视、空域管控等功能,已服务17家行政企事业单位,覆盖应急救援、警务安保等100余个场景。5G-A通感一体基站如同“空中哨兵”,在林区火灾监测、港口物流调度等领域实现了毫秒级响应,解决了低空通信覆盖的难题。
智慧家庭展区则呈现了未来生活的更多可能。全屋千兆Wi-Fi通过光纤直达技术,确保每个房间的网络时延低于10毫秒。智能摄像头与宠物追踪系统的结合,让主人可远程查看宠物动态。针对老龄化社会需求,中国移动推出了“医、养、乐”一体化养老方案。老人通过智能血压计等设备测量的数据,会同步推送至家人手机,并支持电视端在线问诊服务。
物联网展区以“AIoT+数智治理”“AIoT+数智生产”“AIoT+数智生活”四大板块,展示了城市治理、工业制造、生活消费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从智能工厂的AI质检系统,到社区的垃圾分类监管平台,再到个人消费者的智能穿戴设备,中国移动正通过物联网技术推动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