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动力电池退役潮来袭,金晟新能源如何破局循环经济与盈利难题?

   时间:2025-09-07 18:33:08 来源:第一财经资讯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国内电动汽车市场在2020年后进入爆发期,早期投入使用的动力电池正逐步进入退役阶段。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内地退役锂电池总量将从2024年的45.51万吨激增至2031年的48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0.1%。这一庞大的资源池催生了锂电池回收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广东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全产业链布局成为行业焦点。

作为全球第二大、中国内地最大的第三方锂电池回收企业,金晟新能源构建了覆盖三元锂与磷酸铁锂两大主流体系的再生利用网络。公司在广东肇庆、江西宜春及赣州布局的三大生产基地,已形成从电池回收、材料再生到产品应用的完整闭环。其业务模式涵盖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及消费电子三大领域,2024年再生利用销售收入位居全球前列。

行业呈现两极分化格局:一方是以比亚迪、宁德时代为代表的整车及电池制造商,依托自有销售网络建立回收渠道;另一方则是金晟新能源等第三方企业,通过在城市设立回收点、与零售商合作等方式构建服务网络。某动力电池企业高管指出,制造商在回收成本与梯次利用方面具有优势,例如退役汽车电池经检测后可用于储能场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金晟新能源却面临盈利困境。招股书显示,公司2022年实现净利润1.51亿元后,2023-2024年分别亏损4.71亿和3.44亿元,2025年上半年继续亏损1.44亿元。业绩波动的主因是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剧烈震荡——该材料价格从2022年的42.69万元/吨暴跌至2024年的8.01万元/吨,导致公司高价采购的原材料在制成产品销售时面临定价错配。

存货减值成为吞噬利润的黑洞。2023年公司存货减值达1.09亿元,较2022年的0.57亿元近乎翻倍。金晟新能源解释称,原材料采购与产品售出的时间差,在价格下行周期中会放大亏损。例如2023-2024年价格暴跌期间,即使缩短生产周期仍难以规避风险。

为扭转局势,公司拟通过多重举措构建抗风险能力:在采购端采用价格锁定机制与动态定价合约,减少实时市价采购;在销售端丰富产品矩阵,开发高附加值再生材料;同时通过规模化生产与运营优化提升效率。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指出,随着2027年退役量突破100万吨,具备技术优势与渠道控制力的企业将主导市场格局。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