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上,昭通展区成为全场焦点。琳琅满目的特色产品吸引了大批上海市民驻足选购,现场交易活跃,人气持续升温。昭通苹果、天麻、青红花椒等地理标志产品备受青睐,盐津乌骨鸡、高原黄牛肉等畜禽精品同样销售火爆,竹笋深加工品、噜米啦土豆片等创新食品也引发抢购热潮。
来自鲁甸、巧家等县区的23家企业携259种特色商品参展,全面展示昭通农特产品的独特魅力。昭通市商务局精心制作的宣传册详细介绍了当地六大特色产业,苦荞茶、绿豆糕等健康食品与特色菌汤包等即食产品形成互补,为消费者提供多元选择。展会期间,昭通展区日均接待客流超5000人次,部分热门产品上午即告罄。
沪滇协作成果在签约环节集中显现。昭通市与多家沪企达成总意向订单1.52亿元,较去年增长59%,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昭通苹果、天麻、黄牛肉等核心产品占比超七成。昭通市供销集团与上海悦齐贸易、蓝月谷农业科技签订三方协议,计划年内实现6000万元特色商品销售。集团总经理孟孝升透露,后续将拓展冷链物流合作,确保昭通产品48小时内直达上海市场。
产业协作成效显著,昭通市委常委葛钧介绍,通过东西部协作机制,两地共建126个产业基地,培育68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12.6万农户增收。4年来,上海累计投入超2亿元专项资金发展苹果产业,推动昭通苹果年产量突破130万吨,综合产值达150亿元。今年展会特别设置苹果品鉴区,红富士、蜜脆等品种日均试吃量超200公斤,现场订单同比增长40%。
普陀区援滇干部薛海波表示,昭通产品已形成"传统+创新"的双轮驱动模式。除经典农特产品外,土豆米、花椒油等深加工产品占比提升至35%,产品附加值显著提高。展会现场设置的非遗文化展示区,通过彝族刺绣、苗绣等手工艺品,生动呈现昭通多元民族文化,吸引众多市民拍照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