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领域,XR数字融合工作站正以创新姿态重塑教学模式。这一集PC、VR、MR技术于一体的智能平台,通过虚实融合的交互方式,为传统教学注入科技动能,有效破解了实训成本高、场景单一等教学痛点。
工作站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灵活的空间重构能力。单拼模式下,学生可通过可升降屏幕自由切换电脑、VR、MR终端,在虚拟环境中完成电池管理系统原理学习、电机控制策略调试等课程。当切换至三拼或六拼组合时,系统立即转化为协作实训场景——在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课程中,学生小组通过多机联动共享虚拟整车模型,分别扮演诊断仪操作员、电路分析师、故障排查员等角色,借助12键智控摇杆实现视角同步与参数协同调整,在模拟实战中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针对高压电安全、电池热管理等高危实训项目,平台通过虚实融合技术构建了安全高效的实训体系。在虚拟拆装实训中,学生操作智控摇杆完成"虚拟拆解-参数设置-故障注入-性能测试"全流程,既避免了真实设备损耗,又规避了高压触电风险。更值得关注的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在充电系统检修课程中,学生先在虚拟环境设计故障排查方案,再通过工作站控制真实充电桩验证,系统实时采集并对比虚拟与实际操作参数,帮助学生在理论-实践的闭环中深化知识理解。
为解决教师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平台提供了零代码开发工具与开放生态。教师通过可视化创作平台,可拖拽电机模型、绕组材料等组件,快速构建"电机绕组绕制工艺"等虚拟实训项目,无需编程基础即可完成资源开发。同时,系统支持整合行业企业虚拟仿真资源,形成"院校基础+企业前沿"的复合教学内容,教师可通过白名单功能屏蔽无关应用,确保教学专注性。
在教学管理层面,平台通过人脸识别与操作数据采集功能,自动生成包含故障排查耗时、参数准确率、协作参与度等维度的实训报告。教师可依托校方大数据中台分析学情,精准定位学生知识薄弱点。更引人注目的是场景化技能考核功能:在动力电池包更换考核中,系统自动监测安全防护措施、工具使用规范、拆装步骤正确性等指标,通过小屏幕实时反馈评分结果,使考核过程更客观高效。
这种创新教学模式已在实际应用中显现成效。某高职院校引入该平台后,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设备损耗率下降65%,高危课程开展率提升至100%,学生在"汽车运用与维修"1+X证书考试中的通过率提高22%。教师团队通过零代码工具开发的虚拟教学资源,使课程准备时间缩短40%,教学创新活力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