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国内两大ERP龙头企业用友与金蝶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最新披露的2025年中期财报显示,两家企业上半年合计亏损超过10亿元,其中用友亏损约9.45亿元,金蝶亏损0.98亿元。这一数据反映出传统IT巨头在向云服务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深层困境。
证券分析师刘蒙指出,两家企业的转型成效显著低于市场预期。这种困境源于多重因素的叠加:既要完成从传统ERP向云ERP的转型,又要应对中国SaaS市场的激烈竞争,同时还需整合AI大模型技术带来的变革。这种复合型转型压力,使得即便是行业龙头也显得步履维艰。
回顾发展历程,用友与金蝶的崛起堪称本土软件企业的典范。自1998年以来,这两家企业从财务软件领域起步,逐步在ERP市场站稳脚跟。目前用友已服务超过95万家企业,金蝶的用户规模也达到700多万家。但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SAP、Oracle等国际厂商仍占据着高端制造业的主导地位,在中国汽车、半导体等行业,这两家国际企业的市场份额合计超过40%。
2020年后,随着国际厂商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信创替代成为本土企业的重大机遇。然而,某ERP厂商高管吴曼透露,这片"红海"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技术、产品、服务三个维度的比拼缺一不可。更棘手的是,客户自研趋势的兴起带来了新的挑战。2023年华为自研metaERP系统的消息,就曾导致两家企业市值单日蒸发超百亿元。
从业务结构看,两家企业的转型路径存在显著差异。用友以服务大型企业为主,2025年上半年大型客户业务收入占比达64.7%。这种客户结构导致其项目周期长、定制化需求高,仅财务系统就要应对超大型企业复杂的组织架构。相比之下,金蝶聚焦中小企业市场,大型客户收入占比仅26.5%,这使得其公有云转型相对顺利,云服务收入占比已达84%。
数字化转型顾问孙磊观察到,经济下行周期正在改变企业的软件采购决策。中小企业对软件工具的更新周期明显延长,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功能模块,升级计划普遍推迟。这种市场变化对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客户的金蝶构成直接压力,而对服务大型企业的用友来说,高定制化带来的成本压力则更为突出。
面对持续亏损,两家企业都在积极调整策略。2025年上半年,用友员工数量较2024年底减少2178人,金蝶减少1106人。这种人员调整并非简单的裁员,而是伴随着人才结构的优化。金蝶首席财务官林波透露,公司正在引进产品经理和AI领域人才,以适应云服务转型需求。
在研发投入方面,金蝶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9%,用友虽同比增长5.8%,但主要源于前期投入的分摊效应。两家企业都将"AI+SaaS"作为战略突破口,但这一领域同样充满挑战:AI服务的研发成本、与现有产品的融合难度、商业模式的重构等问题,都考验着企业的转型智慧。
IT行业资深人士王寒认为,ERP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客户需求的深度理解。这种行业洞察需要长期积累,不是单纯依靠技术投入就能快速获得的。特别是在服务国央企时,对不同行业、业务场景的透彻理解,是做出优质产品的关键。这种认知壁垒,或许正是本土企业对抗国际巨头的核心优势。
尽管转型之路充满坎坷,但市场对这两家企业的长期价值仍保持信心。用友、金蝶的转型进程,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IT产业的整体变迁。在这个技术快速迭代的时代,如何平衡短期投入与长期发展,如何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将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命题。